“我”是谁

2020-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曹润青

我是谁?

我们来做一个假设:人工智能已经非常发达,我们从出生就有一个私人数据收集器(就像《生化危机》爱丽丝的数据),这个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单纯地收集数据,而且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来不断拟合我们的神经系统处理信息,构建意识和潜意识模型。

“我”相当于是母体,人工智能相当于是子体。

当“我”这个机体报废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重新激活一个机体,“我”是否就可以永生?

当“我”可以永生,我们是否还有本能欲望来繁衍?

“我”是谁便需要重新定义!

比如一个机体80岁,需要激活新的机体了。但是新的机体只加载了前20岁的数据,这个机体是否还是“我”?

比如一个机体80岁,需要激活新的机体了。却希望更换潜意识模型(性格原型),但是仍然用此前的数据,这个机体是否还是“我”?

比如一个机体80岁,需要激活新的机体了。意识和潜意识模型不变,却希望载取爱因斯坦或者图灵的数据(如果历史信息可以复原),这个机体是否还是“我”?

如果地球拥有了超级人工智能,它拥有所有人类(古今中外)的数据,而且机器学习,形成了一个最有效率、最科学、最理性的算法决策系统,来替代个体的意识和潜意识,并且可以不断自我学习下去,那么这个超级人工智能算是“我”吗?

我是只猴子,还是超级生灵?

我是昨天,还是今天,还是明天?

我是肉体,还是意识?

我是物质,还是理念?

我是我,还是非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