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需适得其所《觉醒计划二》
作者: 姜菲
如果一个人把内心跟语言等动起来。但我得问问自己,语言逻辑是内心的逻辑吗?
语言本身的构造充满了逻辑。语言是一个很有逻辑的东西,对不对?有语法构架、组词原则、发音的这种原则、音调等等,它有一个很强的逻辑。
就像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那样的话,那语言逻辑就变成了那些逻辑。把内心跟语言等同起来,意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完全依附于语言。
等同意味着语言逻辑变成了思维的逻辑。意味着我的内心被这些文字逻辑所左右。
每个国家、每个文化、每种语言人都这么等同。这种等同,让大家彼此之间互相加强。你看这个问题严不严重,你是否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问题跟文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干系。人意识不到语言的这种妥协,在这种对语言的误用的情况下,没有意识到语言这种妥协性,完全等同起来的时候,这种互相加强。
构建一个社会、一个文化。这个社会和文化完全被语言逻辑所控制。这导致了不同的文化之间没法沟通。现在甚至每个人之间都没法沟通。
每个人都被想法、被语言所构织的想法所隔绝着。通过语言,我们能够制造更多的分裂隔阂。当一个人想找茬的时候,想方设法从他的语言中找到漏洞。
因为当我们两个人说话的时候,我们俩都紧盯着语言看,眼里就看不到彼此。这让我们彼此真的隔离了。看不见对方呀,完全还要再通过这语言来辨认对方。
语言所钩织的幻想跟真实完全不一样。误解,互不理解。这种的矛盾冲突不都是跟语言有关系吗?能否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让语言恢复到它应有的位置。
就像咱们在这样一个活动里面,语言的交流是次要的。
为什么我们能够探索下去?这是因为你我都在观察内心。语言只是一个符号作用,他不是主要位置,他没有主要位置。
我们在探讨同样一个问题,大家都有同样的兴趣,同样的这样一种强度、热忱、热情。无论说话者怎么说,大家都能够获得那个点。
大家没有被语言所阻碍,没有被语言的反应所阻碍。这才有可能促成一次真正的交谈。
但你看在日常生活里面有多少人不口择言。
大家现在用各种的文字交流,既烧脑又低效,发完之后还后悔,赶快撤销。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去深度觉察的。不是在这里大家听到这个讲话者在说,而是在你的生活里面去切切切实实感受到语言滥用的危险跟语言等同的危险。极度危险性。
语言可以用来辅助探索内心。但探索内心要靠每个人自己去观察它,观察内心,那个不需要语言的。
市面上有很多的书,各种的经文,只要你向内观察可以不读,你看当年慧能人家不识字,照样能感悟到。科西纳姆提什么经文也不读,也能感受到。
我们能否超越语言。以观察内心为主。不是说不读书,必须以观察内心为主。在你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坑,到处都是试验场,都可以去观察。
在做事中观察感受。意识上我们可以在这里探讨,但需要每个人在生活中,在你的行动中,去检验它,知行合一。
姜菲觉醒计划
2024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