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组的那些小花们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宣传,是一个团体,一个团队的窗口,一个大的框架。而写稿、审稿、投稿、微信推送也成为我们宣传组接下来十天的家常便饭。
到达鱼寨的第一个晚上,当所有人都在忙着收拾自己的行李,忙着打地铺时,宣传组的我们却还在教师办公室为新闻稿烦恼焦虑。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当时我们的投稿网站太少,写出来的新闻稿质量不高,作为宣传组的组长的我也为此感到不安。这晚,组员都熬夜了,两个带队老师也在一旁陪着为我们找宣传资源;这晚,我感受到了队员不舍的陪伴和温情;这晚,宣传组和带队老师一起工作到凌晨3点。第二天,我们改变了工作模式,写稿、审稿、投稿、微信推送分别分到每个队员的手上,这也正减轻了每个人手上的工作,同时,这让我明白了计划的重要性,每一件事如果草率开始,那将有可能也失败而归。
十天,宣传组几乎都在重复同一件事,30公里、20公里调研拍照,支教课上拍照,收集素材拍照;每天一新闻稿,一感悟,多类网站投稿(中国青年网、凯里官网、凯里政府网、、、、、、),一微信推送,一简报、不定数的微博成为宣传组每晚键盘下的文字符号。
十天,说长也很长,长到每晚在稿件和队员的鼾声中煎熬,很难挨到天明;十天,说短也很短,短到只有十个夜晚的星星陪伴,十次听到鸡鸣的机会。安静的小房子里,一群人在努力敲打键盘、点击鼠标。睁不开的眼睛在固执保持清醒的姿态,手指麻木酸痛但没有停下来的打算,神经中枢罢工却还要故作坚强。很欣慰,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一群没有怨言而只有相互鼓励的的人,尽管身心疲惫也满满的正能量。
白天的鱼寨,天空很蓝,云极白;晚上的鱼寨,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而青春筑梦教育关爱服务团也是这很美的一道风景线。鱼寨小学的操场及其多功能化——上午,是孩子们学习体育课、美术课、舞蹈课、科学课的场地;下午,是孩子们玩耍与老人、队员的交流之地。这里的任何时间,都是篮球高手(鱼寨的孩子们,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年龄稍大的还是稍小的)们的表演场地,这里的老人以及我们的队友是他们的铁粉,这正也是他们最开心的时间。与孩子的交谈,与他们的画面我们都会用相机记录下来,这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也许我们的一句鼓励正是他们成功路上的左右手。记录最美的画面正体现在室外课那围成的一个大圆,专注的眼神,地上一幅幅唯美的画、、、、、、
24个人的团队,24个人的鱼寨生活,24个人的调研路,30公里的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用歌声覆盖累的“神经”,这正是相机记录下最美的我们;鱼寨的风景,鱼寨村民的热情,鱼寨的“铁粉”,鱼寨的孩子们,是我们用相机记录下最难忘的“情”。
宣传组一天最重的工作就在此时`�<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