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的忧伤

2016-01-02  本文已影响21人  咕噜咕噜_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因为只阅读了一遍,且是在两个译本间来回的切换,所以作者文字上的功底并没有很深的感触,感觉这本书都是白描,是对别人口述的记录。但我要说的是,就是这样写实性的白描,给人带来的震撼是非同一般的。

刚刚读完,思维并没有进行梳理总结,只是觉得这种感觉如果不记录下来,也许以后只会空洞的记住这本书是写什么的,而且写的不错。

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妇女描述灾难发生过程中自己的丈夫作为消防人员亲赴现场,辐射致死的过程。描述的内容从生活日常开始,以一个普通人从对核辐射一无所知到最后绝望无助,没有任何作者情绪在里面。按照事件的发展一步步展开(期初我以为作者会用这样的方式完成整本书的写作)这一部分的描述是对时代背景的铺垫,是事件本身的白描。

紧接着便开始对各个人群的采访口述:军人、居民、医生、物理学家、灾民、政府人员、消防人员、核电站工作人员等等。

这一部分的描述让我想到很多,当居民无知的去看核泄漏造成的蓝色焰火,之后有哄抢各种流传的核辐射防御物品时。心中充满了莫名的感伤,无论哪个时代,平民都是一方面做着社会的基础,一方面经受着愚弄。想起之前发生在国内的抢盐事件,总是觉得大致都是这样。谁该为这样的社会状态负责?如果一个国家的居民没有想过自由,没有想过个人,造成的结果难道不是集体的无意识?

而给我带来最大震撼的是灾民,那些因为战争流离失所的人,面对死亡,他们更加绝望的自己身份的缺失。他们没有了国籍,被别人追赶,侮辱,失去了尊严,失去了信仰,失去了价值观。诺贝利反到成为了他们的理想家园,不用担心被人驱赶,不用担心无处容身,天空很蓝,唯一不足的仅是那似有似无的辐射罢了。

物理学家在用专业的知识述说着灾难的严重性,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一个网络监听,人民缺乏自由意识的国度。政治就像一个无形的大网,把整个国家笼罩在政治生活中,政府压制的民众,民众却因此更加依赖政治。一个不崇尚科学的国度,很难想象如何去推动社会的告诉发展。

政治是最肮脏的东西,人们在政治生活中都会异化。理想变得微不足道,利益才是笼罩整个世界的准则。在政治的世界里,没有对和错,只有利和不利。即便是灾难面前,人们考虑的也是是否会造成人员恐慌,是否会影响自己的政绩,是否应该等待上级指示······

之后,作者对人们对这次事件的影响进行了调查,我不晓得这里面是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但应该说,这次事件给俄国带来的影响确实是深远的。人们开始发现自我,发现政府的无能,他为苏联解体造成的影响等等。

最后作者又以一个人的事件回顾了整个事件的过程,类似的描述,却让我平添了许多感伤。也许就是这样,大家都愿意在无知被动中生存,因为那容易的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