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一一的第八封信:母爱再多,也需要退场
今天10月7日,昨天你刚好满了15个月,我亲爱的小宝贝。
我们现在经常被问到:宝宝多大了?会走吗?会叫人吗?
妈妈都会如实告诉对方:15个月了,爬了半年还不会放手走,也不太会说话,大运动发展比较慢。
有人觉得这很正常,也有人替我们着急。经历了你15个月的成长,在你的身体成长这件事上,妈妈已经逐渐学会放下焦虑,顺其自然就好。尽管我也希望看到你能自己拿着勺子吃饭,希望你会自己坐上马桶,可是这些你终究会学会的,不是吗?
我亲爱的宝贝,其实你也长大了很多哦。你会听得懂我们的对话,例如问你吃饱了吗,你拍拍肚子,但因为你肚子很大,只能拍拍胸脯,把我们逗乐。奶奶教会了你认识自己的五官,能够用双手表达再见、多福和欢迎,也终于会欢快鼓掌了。
你食欲一贯的好。无论是自己抓着吃,还是我们喂给你吃,都是嘴巴睁到最大,我总是担心你被噎着。在吃饭这件事上,你最大的改变是:不再是我们给什么吃什么,没有吃过的东西需要观察一阵子。妈妈总是以身试“毒”,先吃几口让你看着,表达某个你没有吃过的食物是很好吃的,你就会抢着要吃啦。当然吃的时候,抢大份还是你的强项。并且能记得食物放在具体的位子,饿了就会手指着具体的方向,要我们给你拿下来打开。口渴了会指向水杯的位子,双手端着杯子的两个“耳朵”,喝好后自己盖上盖子。
“喔!”“咦!”“啊!”是你最喜欢用来表达对这个世界惊奇的感叹词,然后做出对应的表情。我总是会学着模仿你,傻乐傻乐。
宝贝,你可能不是长得最快的孩子,也不是最聪明的孩子,但是确实是每天在进步的孩子,是活泼好动的孩子,妈妈很欣慰也很感叹,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磨人的小精怪。
你着急起来总是竭尽全力用尽吃奶的力气大声哭,表达你的强烈需求和不满。性子总是比较急躁,脾气大。爸爸说,你是我的“镜子”,妈妈无可辩驳。
妈妈和家人最近有一个约定,在家里我们用家乡话交流。你在上海出生,未来也会在上海长大,对于爸妈的家乡,你知之甚少。妈妈想让你学习家乡话,希望你能够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
语言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表面是发音和字符,而底层则显示出各个地方文化以及人们的性格特点的不一致。
放假前一晚,我们小区门口也举行了欢庆晚会,其中一个节目就是朗诵,用语言表达对这个国家的热爱。我抱着刚刚睡醒的你,站在拥挤的人群里。我知道这个节目不会占用你的任何记忆的内存,但是我还是想跟你说,语言一个国家最美的东西。希望你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会知道自己要去到哪里。
妈妈最近在读龙应台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书的内容是作者的大儿子满了18岁之后,母子一起写的36封信。
安德烈中文名字叫安安,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他在瑞士长大,从小会德语、瑞士语,中文和英文。后来去过很多地方,身上的国际范比较明显。
他妈妈和他分开了四年,再相见时,孩子已经长大成了一个会强调表达“我是我,不是你之前可爱的安安了”的独立男生。母子之间交流甚少,不是母亲不愿意,而是孩子会抗拒。世界上最亲的亲人却像陌生人一样,两代人很难找到彼此共同的话题。于是作者就邀儿子和他共同写信,以此加强和孩子的沟通,拉近双方在心灵上的距离。
作者在书里说道:中年父母的挫折,安德烈,可能多半来自于,他们正在成长的孩子不愿意把门打开,让他们进入自己的世界,而不是父母不愿意进入。你不就嫌恶我“母爱”太多,电话太多吗?
亲爱的宝贝,尽管你还这么小,还没有长到18岁,还没有进入叛逆期,我却是很担心未来会遇到同样的困扰。你会拒绝交流和沟通吗?你会嫌弃我太唠叨吗?母爱泛滥吗?
可是不管怎么担心,我们都还是会要成长的,不是吗?如我现在坚持给你写信一样,记录着你的成长,同样也是在记录我的成长。我也很希望,在你会写信的时候,会和妈妈互通信件,希望我们有着良好的沟通和高质量的情感。
母爱其实是一场悄无声息、渐行渐远的漫长告别。你逐渐长大,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没有在子宫里面待着更需要妈妈,你会爬会走,就不如出生时那会更需要妈妈,你总是想着自己用尽所有的力量以及自己学会的肢体动作去探索这个世界,不再满足于待在妈妈的怀抱里。
再后面长大,你会有自己的同学朋友,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和人,也会有自己的小秘密,最后你会有自己的家庭。
这些都是在告别,妈妈的爱再多,也需要退场,给你自由和空间让你去长大。这听起来残酷,让人难过,可是却是人长大的必须经历的旅程,这是你的长大,也是我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