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强二代的小沙龙

沙溢和闫妮最近因为一个饭局所以又上了热搜,好多人都在大喊一声爷青回——白展堂和佟湘玉,得是多少代人的回忆呀,早年看《武林外传》其实从来没有想过,它的后劲能有那么大,持续时间竟然那么长,这部剧里的六人行,当年可能也没想过这部剧能火成那样,并且能持续地火上那么多年。这许多年过去了,不知道是不是我太久没有看电视了呢,好像在它之后,我已经没有再看过什么国产情景喜剧,别说是像它这样的现象级的情景喜剧,哪怕是稍能让我有印象的国产情景喜剧,似乎没有。
《武林外传》之后,同是宁财神编剧的情景喜剧还有一部《龙门镖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进入《武林外传》打造的情境太深,所以我看了一点点,完全看不进去,也就没有强行往下看了。现在想想,是不是可以回头再去看一看。
今天一个热搜上问,闫妮沙溢为什么这么熟,沙溢的老婆不是胡可吗?一众网友乐翻了,有人直接反问他,你来中国做什么。所以,是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佟掌柜和老白的故事,在我们心里某一个柔软的位置是属于他们的,老白和佟湘玉,永远在同福客栈里,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甚至不只有老白和佟湘玉,吕轻候,郭芙蓉,李大嘴,刑育森,甚至是门口乞讨的小米,他们都会一直在。
我在无数篇文章里可能描写过许多《武林外传》里的某些经典场景或者对白,但是再一想,我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给这部剧写过一篇文章。如果论我刷得最多遍的剧目,大概就是《老友记》和这部《武林外传》,而我写过的《老友记》章目,好像至少也有十来篇了,《武林外传》竟然一篇都没有,这似乎不太科学。
可能,因此过于喜欢,所以每每提笔准备写点什么的时候总会有种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的临表涕零所以竟是不知何可云。比如现在,我写了个开头,然后开始胡思乱想,关于这种剧各种想写的东西似乎突然间全部都涌现出来,于是反而有点被咽住的停顿,若这个停顿停得太久,也许就完全写不下去了。所以,这是我一直没写过这部剧的原因吗。
《武林外传》之前,唯一有概念的是宁财神。刚刚上网的时候,开始试着把自己写的文章往某些文学网站上去安家,去了榕树下,那时候的宁财神的名字高高挂在榕树下的状元阁榜首,那时候还没有《武林外传》,所以后来看到《武林外传》上线,感觉就像看到了村东头的靓崽在展现他新买的摩托车一样拉风。所以一开始看《武林外传》感觉好像比较浮躁,也没觉得这是一部如何出色的情景喜剧,就像是用一些当下的网络语境去重构一个宁财神心中所想象的那个江湖。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刷这部剧那么多遍,在它还没有那么红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复刷了,并且似乎停不下来一直重复地刷,有一段时间,我会跟着《老友记》轮流地刷,这剧刷一遍,那剧刷一遍,刷完那剧回来再刷这剧,一直到几乎每一个场景都熟悉无比,甚至下一句台词大概会说什么都记住了之后,再刷就有点无味了,所以停下来,等什么时候心血来潮再考虑是不是再回刷一遍。
记得以前我说过,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专属于自己的下饭剧,有些小伙伴会选择《甄嬛传》,有人会刷《好汉两个半》或者《生活大爆炸》,我大概率会刷《老友记》或者这部剧。刷得多了,原来的那种浮躁也会慢慢消退。虽然看似是十分轻浮的情景喜剧,但是宁财神,是试图通过这些轻浮的表象偷偷表达些什么的,所以它值得我一刷再刷,三刷四刷,我甚至都已经不记得我刷过这部剧多少遍了。
这部剧的几个主要人物,不知道刷到第几遍的时候,有一次,应该是刷到李大嘴的娘,断指轩辕那一次突然间意识到,别看这几个人在同福客栈里嬉笑怒骂,但是这几个人物的背景,好像都不太简单。
白展堂,母亲白翠萍,江湖人称拼命白三娘,为六扇门密使,同时又因为卧底黑道,所以她有双重身份,既是江湖黑大佬,又是朝廷反黑部门的高级官员,因此白展堂的身份就是官二代以及黑二代,同时他又是点穴与轻功方面的高手,写过《缉盗指南》的文艺青年,年纪轻轻已博得盗圣之名,属于既有背景且有实力的有为新青年。
佟湘玉,天下第一镖局龙门镖局千金,嫁衡山掌门桃花剑莫小宝为妻。所以佟湘玉是富二代,同时也是江湖名门大派掌门的年轻遗孀,带着小姑子莫小贝在江湖里讨生活。行镖走江湖,自然是黑白两道皆有关联,加上衡山派也是傲立江湖百年的名门大派,所以佟湘玉的背景比白展堂还要更深厚得多。
莫小贝,衡山开山创派祖师莫太冲之嫡系曾孙,莫太冲原是街头卖肉夹馍的小贩,靠三年积蓄购置兵器,又用了两个肉夹馍换取剑谱图画,依此自学独创了衡山剑法,江湖传言在衡山凭此剑法兵器击杀八千山贼后获朝廷嘉奖赏银后买下山头创立衡山派。所以莫小贝为名门大家之嫡系,天资估计聪颖,属于妥妥的宗门直系后代,根基雄厚,后更是得五岳盟主,甚至称霸武林。
郭芙蓉,郭巨侠之女。巨侠,乃是大侠中的大侠,因为大侠已经无法形容他的伟岸,所以江湖人称郭巨侠,六扇门最高精神领袖,掌握朝廷与江湖的平衡权,四大神捕的师父,有权签发免罪金牌,简直是整个帝国里武功最好且最有权势的存在。所以郭芙蓉,就是这部剧里最顶配的官二代与侠二代,六扇门专治黑道,而巨侠统领正道,同时又是朝廷正式大员,让郭芙蓉去接管武林可能都不在话下。
李大嘴,赌神断子轩辕之独子,京城食神之独家弟子,所以,本来以为最没有背景的李大嘴,其背后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想当年其母纵横江湖之时,想当年其师十七岁统领御膳房之时,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威风飒爽。李大嘴,同样是官二代和黑二代。
吕轻侯,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他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而最重要的一个身份是,他是前朝知府大人的孙儿。最经典的一役是靠嘴炮说死江湖恶徒姬无命,被朝廷封为关中大侠。所以吕秀才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穷酸秀才,他是家道没落企望重振家业的官后代,经过朝廷认证的斜杠青年,还有写小说的文艺青年,甚至是心怀家国的落魄文人。
我其实一直觉得这部剧其实跟《老友记》还是有一些距离,因为老友记里的几个主角,父辈们里最能打的可能就是瑞秋的医生老爹,或者是钱德勒的畅销书作者老妈,像乔伊或者菲比甚至都算是出身底层。这部剧虽然每每在向《老友记》致敬,但是就人物背景的设定来看,似乎是摆脱不了天朝传统的那种复杂无比千丝万缕的人情世事。如果,他们同样出身微末,是不是这个故事最终的走向就会不一样呢。
在我看来,这种人物背景的设定让这部剧多少让人有种天生的隔离感,如果他们仅仅只是平民百姓出身的青年,因为各种原因而聚到了同福客栈里来,是不是,按照他们的机智与能力,同样能够过得很精彩,并且同样可以生活得秀好呢。从整剧的推进这来看,他们的身份背景其实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便利,所以如果剥去掉他们的背板,这部剧在艺术上来说,也许会更好。
也许,当宁财神在写这部剧的时候,他可能没想过,这部剧能最终上升到现在这样的一个高度上去。当然,这是好剧,也是我最爱的剧之一,反正他们也没有从父辈那里得到多少裨益,因此算起来,这个背景强与不强,似乎影响也没有很大。最初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总觉得,这是一批官二代、商二代、黑二代等等一群强二代的小小沙龙,不过随着刷剧的次数多了起来之后,这种感觉其实有在慢慢地消减——确实,里面的每个人物的形象已经足够饱满,不需要这些背景板去给他们加分了。
以上,2025-07-10 17:39:31;乙巳蛇年癸未六月庚辰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