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者每天写1000字想法

回家过年?你只是换了个地方看手机,仅此而已

2016-12-27  本文已影响601人  人鱼海棠

最近微信上流行着关于春节的段子:

西方人说:再过30天,中国就陷入西方媒体和悲观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政府停顿,股市无法交易,有钱人拖家带口奔向海外,本地老百姓急于把货币兑换成食物,许多家庭更是在门口张贴标语表达诉求,街上充满着爆炸物残留的火药味,人们大都无所事事,成天酗酒,打牌,儿童成群结队去讨钱……

中国人回答:这叫过年!傻子!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不管有没有钱,不管路途多远,不管是否单身……只要能回家和亲人团聚,就能让跋涉的脚步和漂泊的心灵得以休憩。如此,才有了一次又一次创纪录的客流量,才有了春运这道温暖而又艰难的风景。

几千年来,举家团圆、亲情交流,构成了春节最核心的价值。

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让维系“家”的传统元素渐渐淡去,然而,对阖家团圆的渴求、对更好未来的希冀,始终是国人心底最柔软的精神守望。

春节,作为一种巨大的文化存在,对于每个人的意义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又是那样的相似。

2.

小时候,总数着日子盼着过大年,因为日子再穷,过年时也会有新衣服穿,吃到平时难以吃到的好菜,还能收到红包和糖果,虽然红包最后也是以各种理由回到了父母的手中。

后来长大了,离开父母去远方求学,也是盼着过年的,因为只有那时候才能一家团聚,但是那时已经不是等着父母张罗年夜饭,而是各有分工,一起张罗着一顿丰盛的晚饭,然后一起坐在电视前守岁。

再后来,结婚成家,成为别人家的媳妇,还有了自己的孩子。因为要出外打工谋生,孩子在三岁以前都只能是当留守儿童,留在家里由公公婆婆照看。

于是很盼望着过年,年的意味就变成了团圆,在放假的那十多天时间里,就能与孩子团聚,让孩子穿上漂亮衣服,让孩子感受一下父母久违的怀抱。

只是,除夕夜再也不能陪着父母,取而代之的是和公公婆婆守岁,只能在大年初二,和毛先生一起,左手一只鸡,带上小孩,以客人的身份回到父母的家中探亲。

现在,两个孩子已经带在身边,已经不是当初的留守儿童,但是仍然也是盼着回家过年的,因为这时,父母已经老了啊。

3

以前一切静好,因为没有智能手机。

如今,回到家过年的人,不是忙着朋友聚会、走亲访友,就是低头玩手机抢红包,7天转瞬即逝,真正陪父母的时间少之又少。

最远的距离是我坐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是一个孤独的时代。

之前台湾宜家有一个概念广告:这样子就没人玩手机了。

广告中有一个专门的“好好吃饭桌”,是一款智能餐桌,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把桌面上的电磁炉升起,而在炉火的下方是一个电能发热的感应区域,只要放入越多手机,火力就会越强。

这个广告是提醒大家要好好吃饭,希望人们放下手机,专注于身边的人,让彼此的感情更融洽,而不是各自注视着屏幕安静地吃完一餐。短短两分钟的视频,拍摄得很有趣,也给人不少反思。

关于过年,微信上还流传着这样一份“春节7天日程表”。

春节7天假,你打算给爸妈留几天?

除夕吃年夜饭,忙拍照,玩手机抢红包;

初一,陪女朋友逛灯会;

初二,小学和初中同学聚会;

初三,高中同学聚会;

初四,朋友新年聚会;

初五,和女朋友约会;

初六,兄弟聚会。

惦记了365天的儿子,回到家里,只给父母留了一个除夕夜,手里还抓着手机不放,让网友看了心酸不已。

“小梁子028”就自我检讨:我好像就是这样,今年回去就改,从现在做起。

确实有一些人在春节7天假期内忙于在外面“赶场”,而忽略了身边的父母。

毕竟父母才是最期待我们回来的人,才是365天每天都想着我们,念着我们的人。

有人虽然不出门,但在家不是低头捧着手机,就是守在电脑前,看不到背后父母正等着交心的目光,亮了又暗了下去。

4

你以为你回家就是陪父母?你以为你在同学聚会上和同学真的聊出了感情?你只不过换了个地方看手机而已。

大多数时候,我们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先连wifi,会在等待上菜时玩手机打发时间,但这样把朋友或家人晾在一边也不礼貌,其实两个人就坐着,随便聊点什么,发一会呆,享受片刻的宁静也很好。

跟亲近的人在一起,会掏出手机;跟不熟的人在一起,更会掏出手机。

也许你期盼了很久的同学聚会,最后基本上变成一个尴尬的没人说话集体低头玩手机的聚会。

以前一起打打闹闹无话不谈的同学们,多年后大家再见面时的画面是这样:包厢里烟雾缭绕,电视机开着,不过估计也没几个人在看。

大家或眉头紧锁、或面带微笑,不过大家最有默契的,就是都整齐的做着一个动作: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手机,微博微信的叮叮声不停的响起,来聚会的这帮人,虽然都坐在这了,却还是各忙各的。

这一帮子在学校里亲的不能再亲的人,如今面对面了宁愿拿着手机聊天,也不愿意抬头看一眼老同学,面对面交流下…

我们都离不开手机,但也不能让它完全统治了你的生活,千万不要让一个电子设备的地位超过了你的家人、朋友和恋人,因为这样你不仅会失去自我,也会失去身边一些很重要的人,伤害了这些关心你的人。

其实也没有那么多的消息非要立刻看完,可能就是随便刷下朋友圈、微博,但是当你一直看着手机,也许对方正想开口,就被打断了,失去了聊天的兴致,这时候手机就像一段明确的界限把你们隔离开了,如同“不要打扰我”的信号。

5

一道计算与父母相处时间的计算题在网上被很多人转载,不少网友看到自己的计算结果感到心痛,因为,以为永远会陪伴自己的父母,真正可以相处的时间其实很少。

有人算了一下,还能和妈妈相处25天

在某网站,曾发出这样的帖子。“如果你和妈妈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妈妈超出13岁,活到85岁,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妈妈相处多久?”

在帖子的第10楼,网友“陌路花开”的回复让人觉得触目惊心:“这辈子,我也许只能和妈妈相处25天了。”

以下是网友的计算结果


两个月零13天

姚玲 30岁 已婚 杭州电信公司

和父母不在同一个城市

我嫁到杭州,每年两个长假都回家,共约10天,除去应酬时间,在家只有5天,再除去每天10小时睡觉时间,每年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是70小时。我妈妈今年60岁,如果活到85岁,85减去60等于25,25乘以每年的70小时等于1750小时,相当于73天,我还能和妈妈相处两个月零13天。


11个月零16天  

刘晓卿 39岁 已婚 重庆城市学院教师  

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但不住在一起

结婚后,我住在江北区,而父母在渝中区,我每周六都回家看父母,相当于每周8小时左右。一年52周,一年陪伴妈妈的时间是416小时,母亲已经65岁,以寿命为85岁算,20年乘以416小时,我还可以陪伴母亲346天,一年不到。


7个月零17.5天  

李明明 25岁 未婚 春风地产公司职员

和父母住在一起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住在家,父母白天要上班,所以真正相处的就只有那一个小时左右的晚饭时间。而我每周大约有3天在家吃晚饭,也就是说,我每周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只有3小时,一年就是156小时。妈妈50岁,85减去50等于35年,35乘以156小时等于5460小时,相当于227.5天,也就是7个月零17.5天,这还不包括我以后会出嫁和父母分开居住的情况。

过节不仅人要回家,心也要带回去,不要等到看手机看到眼睛干涩,才抬眼看一下父母;不要回到家只是让父母多洗一双碗筷,多洗几件衣服。

为他们做一顿饭吧,听听父母的唠叨,向父母说说工作,你以为永远会陪伴自己的父母,真正可以相处的时间其实很少。父母能陪你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