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想法散文

月圆之夜

2020-10-04  本文已影响0人  嘟嘟君D

这两天的月亮格外地圆,虽然中秋节已经过去三天了,但花好月圆的美好依然延续至往后的几个夜晚。

每晚抬头看看夜空,一颗明亮的白圆点静悄悄地挂在夜幕上,周边附着几颗闪烁的星光,静谧、空旷,又高远。

这是第二次独在异乡为异客了,细数,在大学里也就过四次中秋节,转眼间,一半时间已经不见了。

往年的中秋都是在家里过的,即使有学业缠身,也不显得冷落和寂寥,虽看不了中秋晚会,却也可以在做题的抽空跑到爸妈的卧室里瞄一眼自己喜欢的明星。

去年中秋,只因三天的小假期无法回家,路程遥远,思乡之情也就化作了一轮明月,一块月饼,一通电话。

今年中秋,意外地和国庆撞在一起,便迎来了八天的小长假。人们都说,中秋节和国庆节同时出现在10月1日这一天,在21世纪仅发生4次,上一次是2001年,另外两次是2031年和2077年。

上一次,我还在妈妈肚子里,下一次,不是三十而立便是半截身子入土。只有这一次,是在众人看来,无忧无虑、朝气蓬勃的十八岁。可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只能在这片四角天空里,举头望明月。

月圆之夜,校园里滞留的学生都在柏油马路上迎着明月举起手机拍照,条条长云在月亮周围拉伸,忽上忽下,忽远忽近,它们似乎也知道自己不是今夜的主角,便暗暗地在月光涣散的地方飘来飘去。明月则安然不动,静静地在夜空中发光发亮,穿过树林,穿过高山,穿过江河,穿过人海,照在每一寸大地上,照进家家户户的窗口里。

想着,家那边,应该在吃月饼了吧。

以前,家里的月饼总是吃不完。端进端出,总也没人吃。当时的我还很厌恶月饼,觉得实在是没什么吃头,又甜又腻,还占肚子,不佳不佳。可如今,是多想尝一尝家乡的五仁月饼啊!想尝尝它油酥的脆皮,想咬一口它饱满香甜的馅儿,想泡在羊杂粉汤的油汤里一股下肚。

看着自己桌上的广式月饼,玫瑰蔓越莓、蓝莓芝士、蛋黄莲蓉、果仁豆沙……华而不实,笨重瓷实。现在想起来,家乡的五仁月饼多么地实在,饼大馅多,油而不腻,甜而不憨,每一口都是纯粹,每一口都是精华。

“人总是在离开一个地方后开始原谅它”,狄更斯的这句话,不觉从我的耳朵里冒出来。好像有个声音就在我的耳边说:且行且珍惜。

我总是在想,人到底什么时候才算离开家?

以前认为,结了婚算离开家,再到后来,认为背上行囊外出求学算离开家,直到现在,我好像才明白,家,从你咿呀学语,蹒跚学步,负笈游学开始,就离你远去了。当你开始接触这个世界,有了自己想法的时候,你就已经真正的离开家了。没有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也许是十八岁,也许是十岁,八岁……由此想来,人是多么地孤独、彷徨又无助。

月亮还在夜空中挂着,时间久了便变换一下位置,与浮云星河交相辉映,似在上演一支霓裳羽衣曲。无论地上的人是相聚,还是分离,明月都静若磐石,散着清冷又温暖的光束。

此时,某些在儿时就存在脑海的诗句如刚从破碎的存钱罐里弹跳出的钢镚一样,一个接一个冒出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些曾在语文课本上,对照注释却也如何也背不下来的古诗,放在今夕,便无师自通,深有体会。

上漂多年的表哥在此佳节成家立业,投笔从戎的哥哥也得空回家探亲,借此良辰吉日,原本散落在中国版图上四海八方的亲人都齐聚一堂,欢度双节。只有我,在与家的方向呈对角线的孔雀心脏上,与明月细说涓涓心事。

自大家各有所求后,便各自奔赴不同的人生。小时候的朝夕相处,变成了现在的聚少离多,惺惺相惜,不即不离。唯有每年每度,此时的明月永恒不变,只静静地,默默地,看云卷云舒,看悲欢离合。

双节已经过半,一切别离愁绪也要随着节日的过去而消逝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还要来去匆匆四月之久,还要在四角天空里仰望夜空无数次。想到这里,竟无语凝噎,只叹一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