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苦难中开出禅意的花朵
最近在重读余华老师的书。《活着》是一本很早就看过的书。初读,读到的是苦难,是对那个苦难时代的憎恶,以及对福贵满满的同情。因此,我觉得,《活着》虽然经典,但不宜再读。
机缘巧合,再读《活着》,发现书中不仅在写福贵艰难的一生,还在隐隐传达一种乐观豁达、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福贵是地主家的傻儿子,他好赌输光了家里祖上挣来的100亩水田,但是他豁达地觉得幸好输光了家产,不然被枪毙的就是自己,而不是赢了他的家产成为地主的龙二了。
福贵的爹在搬离老宅那天死了,他带着老娘、老婆家珍和女儿凤霞搬到了茅草屋。
他老丈人将怀孕的家珍接回了娘家,家珍在娘家呆到儿子有庆半岁又回来了,家珍在福贵的眼里是最好的妻子。
福贵租了五亩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仅够维持温饱,日子刚刚安稳。因为老娘得了病,福贵在进城为老娘请医生的时候被抓壮丁征了兵。侥幸回到家后,老娘死了,凤霞因为生病成了聋哑。福贵哭过一场,继续埋头生活。
为了给儿子上学,他们打算将凤霞送人,凤霞却自己跑回了家,最后他们还是留下了女儿。
后来,因为人民公社,刚刚好起来的日子又没了,家里的田地和羊充了公,锅也被砸了炼钢。家珍这时候得了软骨病起不了床。饥荒来了,日子极其艰难,家珍还拖着病体回娘家要了米。有庆在学校因为跑步跑得快被体育老师看重,却校长生孩子被抽血抽死了,校长却是县长老婆,县长是福贵的战友春生。福贵没有办法向春生讨要有庆的命了,只得认命地继续生活。
人民公社过去后,他们就给凤霞找婆家,偏头的万二喜是个不错的女婿,他为人踏实,对凤霞不错,对福贵夫妻也孝敬。福贵的日子又有了盼头。可惜,凤霞却死在了生孩子上。
凤霞死了没多久,家珍也死了。万二喜带着儿子苦根讨生活的时候被砸死了,福贵只能带着苦根生活了。可悲的是,苦根也吃豆子撑死了。最后,福贵没有什么能再失去的了,只能和一头老牛过日子了。
福贵的一生 ,似乎总是在失去,生活总是在他刚刚看到希望苗头的时候就用更大的巨浪来打翻他企图安稳的生活。命运有时候很公平,有时候很残忍。福贵没有抗争的能力,只是千千万万个被命运推着走完一生的小人物中的一个。在他眼中,家人是最好的家人。
回望一生,他得到的很少,失去的很多,却不怨不忿,看破,并放下,终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