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2017-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KOPUKORA
首先从网上找到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做版蓝本
《被讨厌的勇气》整本书说了什么
书中用了描述了青年人和哲人对话,哲人主张:“人的一切烦恼都是有人际关系造成的。”青年人从不信,到质疑、最后的相信;青年人一步步摆脱自卑的心理,正视自己真的的想法,开始一步步靠近理想中的自我
过去不影响现在的你
人的身体是一个容器,容器的过去可能会影响里面的内容,但主要要看你放什么内容在里面
很多人都会将失误和过错归根于外在的因素,而逃避真正的诱因。而阿德勒认为
外界因素对自己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主要看你怎么看待过去的种种。
如果你积极看待过往的不幸,打算避免以后的再遇到这样不幸,那么将拥有积极的人生,若仅仅看到过去不幸的事情,一直注意过去的不幸,将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事情。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理由做不到什么事情,其实是自己不想做~因为不做不努力做就不会失败,让自己呆在一个自己感觉特别安全、安心的地方。或者是自己刻意营造一些特殊的情况让别人注意自己。下面就是一个让家人注意自己而刻意吧自己困在房子而不出来
我的朋友中有一位多年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闭门不出的男子。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如果可以的话还想要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份工作。他“很想改变”目前的自己。作为朋友我可以担保他是一位非常认真并且对社会有用的男人。但是,他非常害怕到房间外面去。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这应该是一种神经症。即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可能是因为与父母关系不和或者是由于在学校或职场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灵创伤,抑或是因为太过娇生惯养了吧
不出房子,那么他自身获取了家人的关注,他接触的人少了,自然的人际压力也小了。-真是 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 的 典范。
你想做什么,事情就会变成那样
天天听说马云做对了什么,所以阿里巴巴才那么成功,淘宝才那么火爆。这就是原因论,而阿德勒认为
你首先打算做什么,为此努力,最后会产出这样的结果,这是目的论
愤怒为目的服务
愤怒的确是一瞬间的感情。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正在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喂喂?”慌忙拿起话筒的母亲的声音中依然带有一丝怒气。但是,打电话的人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了。就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交谈了大约5分钟之后挂了电话,接着又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共同体
简单理解为:每个人都有不同却相交的圈子,在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身份。在初中的天大的事情在现在社会人的自己看起来就是小事情。
什么是“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其实就是
结论就是:从自身获取认同感,不需要刻意去讨好他人。人们往往进入了讨好他人而获得关注和认同感的生活,实际上却不能完全讨好每一个人。必须从自身上面找到安全感,当自己不能讨好每一个人的时候必然会有负面的舆论。因此需要“被讨厌的勇气”
疑问点
课题分离
书中说好好学习是学生的课题,当孩子不清楚这个课题的是否对自己有利时候,家长去干涉其课题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处理对方课题的方式应该是如何?怎么去掌握这个尺度
原生家庭
很多人说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很大,而阿德勒却说原生家庭影响并不是不是重要。是否为“一旦你自己思想做出改变,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会渐渐消除呢?”
感受
鸡汤!
心灵鸡汤
满满的鸡汤!
了解了两位作者的履历的时候发现有一位作者特别擅长写对话类的作品,而一个是阿德勒思想的爱好者。从而合作成一本这样的书。保持了日本书籍一贯的翻译腔和别扭感。
其实作为一本由爱好者写的书记,其转述的观念头是否准确到位,抱有疑虑的。要说我在里面收获了什么
现在看到问题会用相对积极的想法去思考问题,减少自己逃避的理由,不要让原生家庭去背锅,先让自己去面对。不断去细化自己的目标然后接近理想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