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探究
当我还是孩童的时候,经常会为自己这个个体感到惊异。我可以控制我的身体行动,也可以用自己的头脑构想一件事情;可以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变化,也可以在镜中看到自己独一无二的面容。 而在心理学中,自我认知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人是什么?”。由此,人们展开了对自我的思索。
什么是自我?
在科学定义里,自我又叫做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存在状态和社会角色的认知和自我评价。自我意识意味着个体觉察到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与其他的人和物不同。
在心理学层面,普遍认为自我概念由三部分组成: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反映评价,指的就是我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有关自己的信息。一个良好的评价将会给人以良好的自我认识;而他人否定的评价将导致消极的自我认识。社会比较,指的是人们在与他人比较衡量自我的过程。自我感觉,是一个人以自己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自己。
自我概念的研究历程
在古代,哲学家们把人的自我和意识活动混为一谈。如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灵魂”既控制人的形体活动,是人的意识,又控制着灵魂自身,是人的“自我”。
1890年,威廉·詹姆斯首次将自我从意识中区分开,将自我这一概念引入了心理学。他把自我区分为作为经验客体的我和作为环境中主动行动者的我。作为经验客体的我包括三种不同形式:精神的我,由个人目标、抱负和信念等组成;物质的我,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社会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
1922年,英国理论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镜像自我”的概念,并指出:"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获得的。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人的角色,并回头看自己"。库利认为自我和社会相互联系,难以分割,即是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
乔治.赫伯特.米德提出了”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阐述社会反馈的作用,认为那些特别重要的人物和有意义的个人是"重要他人",而普遍的他人是"广义他人",这两类他人都能反馈给自我信息,帮助完成自我概念。
杰里.M.罗森堡在米德的观点上提出自我概念来自于反省活动。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作为客体的思想和情感。
V.吉尔斯从同一性角度描述自我概念。同一性意味着一个人是谁或有什么样的社会身份。因此,同一性既指个体的社会角色和各种成员身份,又指个体的各种性格特征。
二十世纪4O年代,P.莱基和卡尔·罗杰斯详细阐述了自我概念。他们他们主要研究了自我概念的知觉和自尊的评价性成分。罗杰斯区分了作为实际感觉到的自我和作为理想中的自我。他认为真实自我略低于理想自我。
科学解释自我意识
在马库斯·杜·索托伊的BBC纪录片《寻找自我意识》中,为了探寻自我意识是否真实存在,马库斯将自己作为实验品,进行了医学实验。在笛卡尔的二元论中,意识是独立于肉体的。马库斯感受到强烈的自我不同于肉体,于是寄托科学来寻找意识。通过实验电流和麻醉剂对意识的影响,他发现概念神经元对某一熟悉的概念有反应。网状体激活系统,即脑干内一组扩散的神经细胞会在人类意识产生时投射到一个中继站叫丘脑,再将投射输出到皮层的所有区域。意识或许就是大脑皮层的不断激活。而睡眠实验中,马库斯发现人类在睡眠时单一神经元活动,然而却不能互相沟通,产生意识。意识来自于不同元素的互联性。
最后他得出了结论,意识来自许多神经元的共同作用。而人们说坚持的自由意志,也在某一实验中证否:他做出随机选择的时候,大脑已经提前六秒做出了决定。在一个经典实验:镜像自我认知中,十八到二十四个月的幼儿将产生对自我的认识。在动物中,尤其是灵长类(黑猩猩,红毛猩猩,人类)将产生清晰的自我认识。科学家得出结论: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代价就是要面对自身死亡的必然性。死亡意识就是自我意识的代价。
宗教解释自我意识
佛法唯识学中有一名词叫做“八识心王”,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第六感是意识,能够认识抽象概念。佛教认为,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第七识叫做“末那识”。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末那识属于潜意识,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于自我,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第八识叫做“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合体。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它是人的核心部分,如同一个司令部,它处于最高统帅地位,对一个人的“意识”下达指令。
以上即是我对自我的探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有没有灵魂或只是一堆有机物的合体?这些看似无聊却随着人类繁衍从未消亡的问题,将持续流传下去,成为人类思考不息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