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西事变 ” 之陕渑抗日独立大队叛乱始末
首先这是我父亲为了还原我爷爷当年所在部队的那段历史也算是给他平反(由此事件我爷爷在文革中惨遭迫害批斗!)而写的文章,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采访了大量的相关的人员,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谢谢
黄河流经这里拐了个弯,形成了晋(山西),秦(陕西),豫(河南)三省交汇之地,自古以来这里便成了兵家进取中原大地的门户,这就是我的老家河南陕县。黄河从这里划开了中原大地,73年前(1945年)的5月发生在这里的 “ 豫西事变 ”,深深的划伤了豫西人民,至今伤痛无法抹去。
1944年5月,驻山西侵华日军渡过黄河,国民党汤恩伯,胡宗南部一触即溃,豫西沦陷。
党中央决定八路军挺进豫西, 开辟抗日根据地。7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向河南敌后进军的部署。9月6日,八路军太行军区组成“豫西抗日先遣队”,由皮定均任司令员、徐子荣任政委。9月22日,皮徐支队由济源县渡过黄河建立了豫西一分区。 9月, 毛泽东电召晋南太岳军区二分区司令员韩钧、三分区政委刘聚奎、豫西特委书记刘子久赶赴延安。10月12日, 在延安窑洞里, 毛泽东、朱德亲自宴请了韩钧、刘聚奎、刘子久三人布置挺进豫西, 开辟抗日根据地。第二天,毛泽东亲自将延安各部队,学校挑选的200余名干部(大部分为河南籍)送到韩均住处,叮嘱韩均,你到了河南肯定要招兵买马扩充部队,就不愁没有干部喽。11月6日,八路军太岳军区组成“豫西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刘聚奎任司令员兼政委,11月14日由济源南下渡过黄河,到达新安、渑池一带开辟新区。1944年12月,中共河南区党委副书记刘子久、区党委委员韩钧率领晋西北八分区六支队也到达豫西,与刘聚奎部会合。同时整编地方武装,渑池县上官子平的部队改编为二分区独立第七旅;洛宁县李桂吾的部队改编为二分区独立第八旅,改编陕县陕渑抗日独立大队。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渑池县的全部、新安县的西部和北部、陕县的东部、洛宁县的北部、宜阳县的西部已连成一片,豫西的局面很快打开。1945年1月中旬,正式成立了豫西二地委、二分区、二专署。刘聚奎任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韩钧任二分区司令员,党政军机关驻地在渑池县西村。
我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让躲在陪都重庆的蒋介石暴跳如雷。他当即指令军统河南站对我豫西根据地各级势力进行策反。军统河南站站长岳烛远派大特务刘茂欣带领行动队进行策反活动。
1945年3月,被改编的独八旅旅长李桂吾策反不成,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国民党特务同时还拉拢上官子平,要求他带部队叛变。上官子平听了反动宣传后,决定叛变。此时,八路军和地方党委并不知情,还派人到上官子平旅做干部的思想工作,但于事无补。5月26日晚,上官子平趁二分区主力外出作战之机,上官子平独七旅在渑池县12处同时叛乱,捕杀八路军和地方党委派去的干部,命令二分区警卫员我的堂叔胡耀民把派去的八路军政委刘丰(1955年授少将)拉到外面处死。堂叔觉得刘丰平时不像国民党部队的长官那样凶,而是说话办事很亲切,就起了恻隐之心,救下刘丰。将绑着的刘丰推到外面的土坑里,朝天开了两枪,然后跟着叛乱的队伍跑了。紧接着,在国民党特务的策划下,李桂吾的独八旅后任旅长郭连杰和团长王延厉也率部叛变。
5月28日、29日,陕县警卫中队队长周子涛、陕渑独立大队队长史汉三相继叛乱。
上述叛乱,史称“豫西事变”。
1944年夏,豫西沦陷后,为了便于活动,张钧(国民党中将,1975年3月从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特赦后,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事业)的第一战区挺进第六纵队、张广居(国民党起义将军,1949年在四川郫县随父起义)又名张二少,张钫次子,张钫的河南观音堂民生煤矿公司(观音堂煤矿前身)的护矿大队和李风岚的一个大队凭借张钫(国民党上将,河南省副主席,国民党起义将军,1949年在四川率部起义)在河南的声望,合并为“第一战区挺进三十三纵队”,张广居任司令、张钧任少将副司令兼参谋长,隶属胡宗南部。
1944年10月组建观音堂大队,隶属第一战区挺进三十三纵队第九支队,支队长为李光英,大队长是伪保长周振标兼任,副大队长是蔡玉亭,编为三个中队,张村一个中队,七里一个中队,窑上与韩岩一个中队。中队正式19人,每人一支枪,各中队的枪支人数差不多,组织后不到一个月,1944年11月,开去渑池攻打上官子平,到英豪与管子坪部队打了一仗(这时管子坪已为八路军收编,打仗时也有八路军参加)打败.后被我八路军改编陕渑抗日独立大队第一中队。
1944年12月,我八路军为扩大抗日武装,整编陕县地方武装,成立陕渑抗日独立大队。下辖三个中队,观音堂驻一个中队,黄门驻二个中队。第一中队中队长周振标,付中队长蔡玉亭,指导员袁水泉(韩均司令从延安带来的八路军干部)。当时袁指导员带来了一个警卫员张鸿昌,一个通信员周学法,两个侦查员老吴,老贾。袁指导员中队部住韩岩村周连生家,观音堂中队分3个分队,观音堂驻二个分队,韩岩村现小学驻一个分队(3分队)。分队长蔡玉亭,付分队长徐明儒(张村),这个分队下设三个班:一班长赵素君(七里),二班长周马群(解放后镇压),三班长徐明儒。我的堂叔胡耀民,我的父亲胡仁堂(当时12岁)经袁指导员介绍参加革命,编在第三分队二班。三天后胡耀民,周学法调渑池豫西分区司令部,袁指导员十分喜欢父亲,把父亲调到他身边,给他当通信员。
1945年4月中旬,日伪司令秦生富经军统特务史紫忱策动,在硖石召开了一次策反会。上官子平也派了个参谋参加会议,陕县警卫中队队长周子涛,陕渑抗日独立大队队长史汉三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向其部下周振标、范明伦、上官汉三作了传达。
5月26日夜,秦匪派人送信于陕县警卫中队队长周子涛,督其尽快行动,27日,告知渑池上官子平独七旅兵变。
5月28日,陕县警卫中队叛乱袭击县政府(陕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王彦村)我大部分人员突围脱险。当场被杀害的有:警卫中队指导员范中华、抗大招生负责人洪涛的警卫员赵福堂和十八团的一个伤员。县长薛文高突围后,因正患疟疾、疲病交加,中途昏绝,牺牲于鱼脊岭村。
当天夜里吃过晚饭,天很黑,陕渑抗日独立大队第一中队驻韩岩三分队先集合起来,中队长周振标说 “ 中央军反过来了,不能在这里住,咱们往北撤 ”。等到观音堂二个分队到韩岩会合后,部队开拔。经过渑池西城南村时,大队长史汉三把部队集中在一起说:“中央军反回来了,我们要撤过铁路,往北山撤,路上不准吸烟,不准说话 ”。说完话,部队又走了。过了一会到了渑池土桥村,部队停了下来,史汉三说:“从韩岩走到这里已10多里了,休息一下,不准烤火,吸烟 ”。命令部队原地休息。时间过去不少,人人都已经打瞌睡,忽然听到 “ 嗵,嗵 ” 二声枪响。大家都站了起来,周振标说:“不要动,不要动,枪走火了,袁指导员打死了,我们部队变了,不归八路军了 ”。宣布独立大队叛变。原来部队停下休息,大队长史汉三,中队长周振标召集亲信密谋叛乱,杀害袁指导员。周振标警卫员李生贤(三喜,窑上人,劳改病死在狱中)向袁指导员打了第一枪,哑火,枪没响,周皂娃(草包沟人。解放后镇压)打了第二枪,蔡玉亭(解放后镇压)又打了一枪。之后到杨岭村时范明伦(观音堂公社人,解放后镇压)将袁指导员的警卫员张鸿昌打死。叛变后,部队又拐回住在观音堂。
大队长史汉三等又连夜在段岩村段安民家策划驻在黄门的二、三中队叛变。29日晨,史汉三派人送信到黄门,下令让各中队杀害各队的八路军干部。为配合史的行动,这天拂晓,日伪司令秦生富部贺安顺支队已进至龙潭、义湾一带。我部撤出黄门,将二中队转至鹿抬头山寨内布防,大队政治委员、观音堂区长黄亚谋、大队副李念兴、中队指导员李玉堂将三中队带到鹿抬头山西北一个山头上,与二中队形成犄角之势。天明后,我部和秦匪对打一阵,但战斗并不激烈。十点左右,叛匪即从内部将黄亚谋同志枪杀于亮坡门下半坡,李念兴同志被枪杀于鹿抬头山上,李玉堂被杀害于大坡根下边。
1945年7月19日,我八路军在陕县观音堂段岩村包围了匪首周子涛。经激战打死其部匪众30余人,生俘周子涛。几天后,周在陕县李村被我当众枪决。而作恶多端的原陕渑独立大队队长史汉三侥幸逃脱进入伪军秦生福部做了名连长(在1948年与我人民解放军的一次战斗中被打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八路军退出豫西。
整个“豫西事变”仅韩钧从延安带来的那支身经百战的干部队伍,便被敌杀害133人,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加上地方干部和战士,我军牺牲人数在200人以上。
豫西事变发生后,我原豫西二分区主要党政领导都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1949年3月23日,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出发进驻北平, 已经在解放了的北平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市委秘书长兼军管会秘书长的韩钧因不堪“豫西事变”带给他的长期折磨和巨大痛苦,无颜面见毛主席,就在这一天开枪自戕。
河南渑池籍作家董陆明根据“ 豫西事变"这一历史事件写出长篇小说《拉锯地带》,后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刀客家族的女人》。
父亲参加陕渑抗日独立大队,给一中队指导员袁水泉当通信员时只有12岁,部队拉出去的那天,袁指导员让父亲留在队部看守窑门,没有跟部队走。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参加革命的时候年纪太小,事变过去20几年,对这段历史说不清,道不明。1968年义乌县革委会派人到河南老家外调回来,据此打成叛徒,关进牛棚。1982年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