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文苑征文 投稿专题散文旅行

古道西风没有瘦马,枯藤老树尚未发芽

2021-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心之

一个冬天没有去徒步了,进入四月,天是越来越暖和了,再不出去亲近亲近大自然,想必她该生气了。

三月初从西城搬到了京西的石景山,来京不到三年,硬是搬了五次家,帝都——可真是居久不易!

换房的主要原因是原来的地方挨着二环,各种车辆昼夜不停,实在是不堪其扰。选择京西,除了安静和通勤时间较短,还有一个因素是方便以后徒步。

北京周边的山,以京西居多,也最为漂亮,比如以枫叶闻名天下的香山;而且经过无数徒步爱好者前赴后继般的探索,每一座山都多了一条或几条不同寻常的野路。

拿香山来说,从小火车专线(也就是香山线,因轨道在地面,人们戏称其为小火车)的终点站出来一直向西走到尽头,左拐便是去景区的正途,此路常年之拥挤程度堪比市区早高峰,想去看海的,可以加入;向右便是另一番情景了,人明显少了很多,这感觉就像是两个紧挨着的摊位,一边门庭若市,排着长长的队,而另一边则无人问津。

穿过山脚下的村庄,走过一段缓缓爬升的水泥路,不经意间(说不经意是因为如果不稍加留意真有可能错过)会在路边看到一个通往山顶的缺口,这就是传说中的西山好汉坡——相较于台阶,这条路才是真正的爬山,因为光靠脚是上不去的!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每一条徒步路线,大抵都是如此而来,所以,还是很佩服那些开路者。

当我从厚厚的尘土和碎石上走过,我仿佛能看见大大小小的脚印,还有那滴落的汗水。当山路较陡,怪石林立,我就不得不依靠外物来助我一臂之力。同行者固然可以向你施以援手,但更多的时候,这是一个人的征途,需要你自己去寻求解决之道。

身边的树木便是唯一的选择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次环顾左右,你总能在手边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树枝——像是已经准备好了在等待着你的抓扶——来作为力量的来源。

光滑的枝干很是滑溜,俨然已经拉了很多的人,而透过这光滑的表面,我所想到的是,那个最开始选择将其作为助手的人。

我相信这样的助手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开路者刻意为之,他或许只是为了自己的便利,但却在客观上造福了所有的后来者。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领域的开拓者都是那样伟大而令人充满敬意了。

扯得有点远了······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住在西边,对于京西一带的徒步路线,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原来九点集合,我可能需要六点多就起床,然后一阵慌慌张张,匆匆忙忙,生怕迟到了。现在到集合地点,十分钟就够啦!

说来也巧,正要开启“新年第一爬”,猫队长就选择了家门口的京西古道,简直不能太开心。

这条线之前没有去过。

我是去年秋天才加入组织的,前后一共去了七八次,秋天还好,赶上过枫叶正红的时候,入冬之后,就是一片荒凉和萧瑟了······这次恰逢春暖花开,不禁对漫山遍野的“春装”充满期待。

在美好的风景——不管是人还是物——面前,一切语言都是苍白的。

上图!

荡漾

关于桃花,最喜欢古人的这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关于桃花,记忆中的她是永远挥之不去的心锚。

你说你喜欢白玫瑰和红玫瑰,遗憾的是,我没能成为白的,也没能成为红的。

如果可以,我只想再陪你看十里桃花,

然后烛光晚宴,来点白的,亦或是红的。

女人不醉,男人没机会。

谁才是原罪?

风华

生在悬崖峭壁上的花,尽管不知其名,却总是令人印象深刻。

遗世独立,风华绝代。

谁说美貌和智慧不能并存?

天大地大,我的生存,只需要一处缝隙。

简单的七片白瓣,亭亭玉立,极致的美就应当是这样简单而不俗。

视角

山环水绕

一座城池

西方有句谚语:当你登上了埃菲尔铁塔,也就看不见铁塔本身了。

距离产生美,有时候,换一种角度就会是不一样的风景。

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征服

此情此景

此时此刻

我只想再吟诵一遍杜少陵的天才之作《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错觉

最后一张,点下题吧!

这张很有意境,乍一看真有秋天的既视感。

还有,上面的不是乌鸦,是长得像乌鸦的鸽子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