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作业本a1f594e7e302

折纸与写作

2022-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修远聊成长

无戒学堂

今天看了几十页《折纸大全》,它是由英国著名折纸家瑞克·比奇写的一本书,介绍了折纸的历史发展、手工折纸家的经典之作、纸张、折纸基础、一些传统的折纸作品。

我看到了一张张纸可以在三维空间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折叠世界,这就像是作家把一个个文字排列组合,成为一部部经典之作一样。

21片纸就可以折成一个霸王龙骨架,这一个作品可能有的人就需要很多张纸,这就对应了文章的精炼。

一张纸,到了折纸家的手里,果然不一样。

折纸起源于公元1世纪—2世纪的中国,到今天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折纸用的纸张

有专用的纸张、双色纸、有纹理的、金属的、箔纸、发光纸、打印纸、餐巾纸等,几乎所有的纸张都可以用来折纸,但一种折纸作品可能就局限于那么几种材料。

就像是所有的文字都能组成句子,但一篇文章表达的主题可能就只用到核心的2000多字。

折叠方法

技术上分为两种:谷形(向上折叠法)、山行(向后折叠法)。

我按照基础形折叠练习了几种方法:

风筝基础形 鱼基础形 水雷基础形 初步基础形 小鸟基础形

这唤醒了我以前折纸的一些回忆。现在还是要从零学起,但我看到书里的图文教程,有的还折不出成品的模样,毕竟中间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是视频格式的,那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其实你看看我折叠的这些基础形,水平一般,但是架不住一次次地练习。

写作其实也是一样,一篇文章写出来,看着不满心意,经过市场检验之后,发现更不尽如人意,那怎么办呢?练呗!先写够一定数量再说!

都是创造了世界

折纸,创造出了一个个折叠的世界,通过“折”这个动作,把纸变活了。

写作,既能记录真实世界,又能创造一个个虚构世界,通过“写”把文字变活了。

复杂的折纸作品,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记录折的过程,让经典之作流传。但如果只是用图的方式的话,那么可能需要用很多张图组合起来说明这个作品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两张图不够,那就三张……按照数学微积分的理论来说,足够多的图就成了视频,当然能够学会。但加上了文字,有的折纸动作就一笔带过。

当然,光有文字的话,也可以描述出一个经典作品是怎么一步步折叠成的,但这需要大量详细的文字,还需要折纸的人有一定的基础。

所以说,有了分解图,那么文字就少了,反之亦然。

图文并茂,对介绍一个物品生产的流程,简洁清晰。

因为一图胜千言,一言以蔽之。相辅相成,才能快速准确地传达知识。

图片因为有了文字的解说,变得生动;文字有了图的点缀,变得形象立体。

现在已经步入了“写作+”的时代,就是用文字记录你的工作、生活、学习等。

我所理解的“写作+”是写下来,下一次,不迷路,更高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