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不努力,等到中年怂成屁
最近一年,对中年这个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我有点庆幸,终于放过我们90后了。
职场有个不成文的年龄鄙视链,70后骂80后不靠谱,80后骂90后不靠谱。
风水轮流转,转回了70后。
95后00后的小朋友们别急,70后这波热度一过,马上就是你们的舞台。
各种热搜榜上,天天吓唬我们,这个300百万年薪的中年高管被裁掉,那个中年人躲在厕所哭泣...
还有那张图: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辞职的,但你可以往死里骂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人。
叨叨以为,企图以这种恐吓的方式激励年轻人,并不合适,虽然这是事实。
人性有个本能,你可能听过,能翻个跟头就到的地方,谁也不愿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听了上面那几个操蛋的事儿,能不怂?连年轻人看了都怂。
努力也没用,不如回家当米虫...
所以,吓唬只会引起恐慌,却不会真正戳到痛处。
我不跟你聊雷布斯是怎么让小米上市的,刘强东头发是怎么白的,丁三石是怎么一边玩转互联网一边养猪的...
我只跟你聊,身边的中年人是怎么不被时代所淘汰的,也许会有收获。
01
我步入职场的第一个领导(男),刚过完40岁生日就辞职了。
经过近17年的打拼,坐到了总经理的位置。
听说他辞职,当时挺诧异——
一毕业,他就进入了那个公司,从最基层的生产调度开始做起,业务员,内勤,市场部经理...一直到总经理的位置。
干掉了多少个竞争对手,搞定多少客户...
几乎每周至少四天都是酒局;几乎12点以前没回过家...
多难搞的客户,多难抠的生产能力,最终都能找到解决方案。
够拼,又有实力。
全公司提到他的名字,没有不佩服的,更没有不怕他的。
思维逻辑和记忆力清晰到令人发指,例会上10个人至少30分钟的工作总结,他不但能清晰记得每个人说的每一件事。
甚至能给你掰开揉碎了,找到最根儿上的问题,然后再恨铁不成钢的骂你一顿。
没人敢在他面前打马虎眼,他上位,我们都觉得实至名归。
这次见面,又体会到他作为销售出身的强烈属性——周到细致。
我发现,这个特质已经融入他的本能了。
提前用文字告知我,这次小叙的目的,有几个人,都是谁,干嘛的,跟他什么关系,我应该如何称呼...
虽然我与他和他的朋友们都相差十几岁,但饭桌上的聊天,丝毫没有出现尴尬调侃之处,我感受到了平等和尊重。
我23岁的时候服他敬他,如今28岁,除了一如既往的佩服他,还要学习他。
02
饭桌上,我问他,您为啥辞职了?
他只给我一句话:我都在这个公司快20年了...
将近20年是什么概念,在这一个行业已经熟透了,平均每3年升职一次。
他的纵向职业生涯已然达到了一个顶峰。
顶峰这个词,乍一听是个牛掰哄哄的词,但你往远了想,顶峰也等同于天花板。
当那份工作已经不能赋予他成就感,不能赋予他生活的意义的时候,也就是他需要寻求改变的时候。
他的工资和社会地位已经通过他的努力进入中产,横向上的增量空间已经非常稀薄。
所以他势必会转向别的领域,他要挑战,选择辞职,选择去新的领域创业。
03
说实话,在这节骨眼上,在北京,孩子刚上学,家里同样要供房贷...做这个选择仍然不是容易的。
非常真实的例子,我家里就有这么一对,top型外企资深经理人,年薪也超过百万。
累得头发不剩,心态大崩,想换自己喜欢的行业也不行,因为每个月几万的房贷卡在那...
能怎么办?
他很无奈,也没有勇气拒绝现实,改变现状,也只能就这么挺着,生挺。
要么等着被公司淘汰,要么就累死这岗位上,动是不可能动的,挖也没有人挖...
你看国内的70后人群,有以生活所迫为借口待在舒适区的,也有主动放弃唾手可得的安逸,寻求挑战的。
很多大佬们在40岁以后,开始创业并且成功的也比比皆是,宗庆后,任正非,柳传志...
这些人的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什么都说明不了,即使听了他们的故事,也只是故事。
成功的方式有很多条路,但不见得你都能走。
他们的存在,只能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年龄不是问题,环境不是问题。
你愿不愿意跟着时代改变,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04
所以,千万别被中年这事儿吓到,甚至不需要在意。
每个年龄都有他们正在困惑的问题,当以不变应万变,最好的计划就是永远变化。
当初说90后头秃了,空巢青年,中二病,非主流...不好意思,我一样也没有。
我并非不承认是90后群体中的一员,而是拒绝被标签化,我就是我呀。
我只有专注我自己,我才可以成长和进步,才能用实力理直气壮的去索取我的价值。
别拿群体现象,当做自己不去改变的理由,否则下一个上新闻的就是你。
-END-
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职|场|研|习|生|
这个赞开过光,点过的人都能找到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