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每周500字旅行

一个人的山东半岛金秋行(二)

2016-06-14  本文已影响41人  明珠爱写作

第一次知道的崂山,几乎跟大家差不多,也是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林《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那时候我曾笑话王生穿墙额头顶了一个大泡,如今我也置身于崂山之中,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更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只缘身在崂山中

因为时间的关系,再加上崂山的景点都在山上,我跟大多数游人一样先是坐索道上了山的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就自己爬到山顶。

从缆车上往下看,整个崂山一览无余,最想说的是崂山的奇石比较多,但都比较圆润些,不像当年爬黄山,山峰都很锋利,像一把把尖刀竖在那里;如果说黄山是一位声色俱厉的男子,那么崂山应该是一位柔美内敛害羞的少妇咯。

崂山上的石头很圆润

缆车已经将我们送到崂山的三分之二的山腰了,经过导游的讲解,大家开始爬山咯。我们将要到达的顶峰是灵旗峰。想一下,崂山海拔1132米左右,我们只爬三分之一,小case啦。

缆车

此处穿插导游讲解的以及搜集网络上的一点关于崂山的人文传说: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春秋之时云集了众多修身养性之方士,明代志书曾记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

1.张三丰

坐观光车过程中看到张三丰雕像,边上是一副八卦图。明代永乐初年,张三丰自青州云门山来崂山,住山民苏现家中,当时崂山山区无耐冬花,张三丰自海岛移来一株,植苏现家中,后渐繁殖,今崂山各处皆有这种名为山茶的耐冬花。张三丰在崂山时,曾居于太清宫东南的驱虎庵,《太清宫志》中称他为崂山道教祖师之一,据传,他也是崂山拳术武当派之祖。崂山明霞洞北上有一洞,名玄真洞,为张三丰修真处,洞口镌“重建玄妙真吸将乌兔口中吞”数字,传为张三丰手笔。此外,崂山还有张仙塔、邋遢石等与张三丰有关的名胜。

八卦

2.伏鳌传说

沿崂山南线行至即将到达八水河的右侧,有块石碑,上面刻着“伏鳌”两个大字,意即趴着的海龟。置石碑于此,旨在指示海岸边一组形似一只大鳌的岩体。

实际上,鳌是中国传统说法中龙的一种。龙生九子,其中就有鳌,又称“鼍(tuó)龙”。据说整座崂山就是一只巨鳌,雄踞于此。因有巨鳌保佑,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金元时期,著名道士丘处机来到崂山,更改“牢山”为“鳌山”,留下了“三围大海一平田,下镇金鳌上接天”、“牢山本即是鳌山”等传世名句。

3.紫气东来

老子骑着一头硕大青牛的雕塑,展示了道教始祖老子出关的情景。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做过周代后期的馆藏史。他学识深厚,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

雾气横生

据《道藏》记载,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守关的官员尹喜远远看见一团紫气滚滚而来,知道有高人来到,于是提前清扫道路,迎接老子。老子觉得跟尹喜很有缘分,便把自己所作《五千言》送给尹喜,这就是《道德经》。

4.秦皇觅仙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除了巩固政权,就是遍访名山大川,搜罗神仙故事,并希望能够见到神仙。

据《道藏》记载,秦始皇在崂山与安期公畅谈3天3夜,毫不疲倦,分别时恋恋不舍,问安期公:“不知咱们什么时候还能再见?”安期公回答说:“10年以后,吾皇可到海上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与山民相见。”于是引发了秦始皇命徐福出海寻仙。

5.道教音乐

崂山太清宫自张廉夫初创之后,道士们的早课、晚课的经文就配有一定的韵谱。这种曲谱不仅可以使道众颂经众口一致,而且有清喉抒胸,提高吐纳效果和凝神聚精的作用。唐代宫廷乐师吴筠与诗人李白同游崂山时,将《清平乐》曲传给崂山道士,作为课韵的一部分流传至今。

美丽的巨石,本姑娘忘记她名字了 别有洞天 山中树木 后来者居上 与自己的影子相处 崂山顶 军事基地 灵旗峰 摘星亭 南蛇藤

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山还是要自己爬,爬山的感觉很好哦,我那几天觉得小腿肌肉酸酸的,一回到家全部消失了。记得那年去爬黄山的时候好几天都没有好。坐缆车真是“享受”呀。

昔秋水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我获得授权,写字不易,喜欢就给我点赞和关注我吧,谢谢你的尊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