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家乡征文窗 里 窗 外

染红塔

2025-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轻尘一凡

染红塔不在我们村,它属于我村和染红村交界处,由于离染红村较近,都叫它染红塔,据说这里是南石佛寺舍利塔,因村名叫染红,故而都叫染红塔,该塔成坐北朝南向,始建于唐代,重建于宋代,上三层为清代重修,系八角六级七岩实心砖塔,其下两岩以砖雕代替,其高八米,基部为砖石结构,须弥座两米九,塔身下三层较高,以叠色外凸的雕砖为塔檐,檐下有斗拱,下三层塔身较高,东西南北四面均开有甲门或甲窗,雕砖图案有龙凤花卉等浮雕,特别精美,东南西北四方都有阙门,低层南北二门通透,上三层较矮,无门窗有砖刻塔檐,八角攒尖式瓦底,塔整体造型肃穆玲珑,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造型美,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该塔保存基本完好,是属于隆尧县境内唯一幸存的古砖塔。

八十年代初,我们只是把那里当做一个干活累了可以消遣的地方,由于我家的责任田在染红塔以南20米,每次跟着奶奶母亲一起摘棉花,累了,大人给我和弟弟放歇一下,就会跑到塔下去玩儿,那时候我们可以在塔下层的拱门内钻来钻去游戏,玩儿的不亦乐乎,孩童的我,并没有感觉到塔的稀奇,在我们的眼里,塔就是一座蓝色砖块垒起的塔,蓝灰色的砖有点破破落落,就如村里的老房子,每块砖都是立着的,那时候对我有印象最深的是,表砖,与卧砖,最老的房子都是表砖立起来的,后来的房屋都是卧砖,躺平的,这座塔是表砖而且还砖身还掉灰粉,有的甚至磨损的只剩半截,塔的上半截长满了荒草,那草和那塔顶的一阵竖起的细针并肩,一起在风雨中飘摇,还有塔的肩膀上也有一圈的野草细高的疯长。当时的大人们把那里称作寺上,至于为何称寺,不得而知,也不曾问过,听到过一些传说,据说以前这里是一个和尚寺院,有好多石佛像,日本侵入时,一夜间就把寺院里的和尚杀的血流成河,那血染红里整个村落,后来就有了染红村。

塔身的南面确实有石头佛像,石头佛像身体十分高大雄伟,我们见到时候就是没有头的的佛身,是一座座坐着的石头佛身,有的石头滚在一边地上,我们只是会爬上石佛的肩膀上去玩儿,去抹头部断掉的脖颈,好奇于那断茬的粗糙,好奇谁这么大力气竟然把石头推下,看到滚在一边的石头经过风风雨雨后的斑驳,石佛双手是搭在腿上的,它的肩膀胳膊都是非常宽大,小时候的眼里当然也是十分高大,后来九十年代时候,地里的佛像不见了,没有人知道它的去向,有人说是被行家收藏起来了,有的说是被不良雕刻家拉去了,这样的事情当时屡见不鲜,就如我们村大街上的一头石狮子一样,多少年的屹立在路口,那是狮子的头都被抚摸的锃亮光滑,一夜间不翼而飞。

只剩下这座塔,越来越破落的塔,无人护理,风雨中飘摇,破败,最后的记忆是后来有人到塔佛龛内上香烧纸钱,没见过人,只是留下燃烧的灰迹。

塔顶端是一根避雷针,父亲说那塔护佑着附近村落的平安。有了那根避雷针,附近的确是从来没有下过冰雹。有过多少次,眼瞅着大雨临盆,电闪雷鸣,到了我们这这边都会化平和,过后都说邻村下了冰雹,偏偏绕过了我们和染红村这一溜。所以我们村和染红村都呵护着塔。

前几年过春节回来带着侄儿前去观看染红塔,发现已经被围圈起来,看来已经得到国家的重视。毕竟塔是我们县唯一一座保护完好的古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