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读书

学会提问 - 批判性思维

2017-08-24  本文已影响30人  佐撰

(2017.1.21

读完《学会提问》(作者尼尔•布朗Neil Browne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Keeley),梳理了一下批判性思维方式的要点,感觉自己原来也是有一些批判性思维,但基本上是处于直觉判断或源于“惨烈的”人生经验,并没有系统的思考。

该书开始于思维方式的基本分类: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前者是被动接收所有收到的信息,后者是主动挖掘信息。中国的教育倾向于培养前一种思维,认为只要你多读多听多看多想总有“悟道”那一天。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追求培养后一种思维,个人掌握主动权选择相信什么忽略什么,对接受到的信息保持警惕,随时准备与之辩驳,最终得出最合理的结论。当然,最理想的思维方式是二者的结合,否则前者容易变成“学而不思”,后者则变成“思而不学”。

本书的内容是如何培养后一种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1)捍卫自己的观点;2)评价和修正自己初始的观点”。前者被称为弱势批判性思维,后者为强势批判性思维。很显然,我们真正应该培养的是强势批判性思维。

但常人最常见的做法是:只接受那些价值取向和自己相似的人的观点,党同伐异。这种思维习惯无论在东西方都是大众主流。海绵式也好,淘金式也罢,主动被动都是在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能真正接纳异见主动修正自己的偏见甚至错误观念的人太少了。

书中主要论述的是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评判他人的观点是否得当,并总结了一系列关键问题,顺道同理可证当你需要论述个人观点时,如何才能更客观更经得住批判。内容很多,有兴趣的自己看书。这里只谈几点感受较深的。

第一,警惕不明确的可能存在歧义的词语

作为QA,我对不明确的含糊的需求是超级敏感的,因为那都是坑、大坑、深坑、埋死人不赔命的坑,“程序反应速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可接受范围是什么鬼?“密码是八位以上字符和数字的组合”,数字还好说,字符说的是什么字符?中文字符可以吗?

这些词语在论述观点时很容易造成表述者和接受者理解偏差,客户理解的可接受范围是毫秒级的,码农觉得半分钟也不赖嘛。码农想着字符就是ASCII码,客户说你敢说汉字不算字符?!

第二,小心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它会让思维短路

人是感情动物,感情会影响人的判断力,书中有很多例子,比如说“福利”这个词常被我们用来指政府为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提供的帮助,当政府的帮助提供给我们喜欢的人时,我们称之为“扶贫”。政治语言往往会巧妙地撩拨人的感情,让你冲动之下做出决定。

我曾经反感柴静的《苍穹之下》,主要原因就是视频的开头几分钟非常的煽情,这种明确地操控听众感情的做法,必然严重影响听众的判断力。无疑她是一个优秀的演讲者,而且这部作品也是很优秀的作品,但这种演讲是我个人拒绝的。

同样,鸡汤文的黑点也是操控读者的感情。

第三,专家观点和研究报告的效力

现在国人都知道用“就是好啊就是好啊就是好!”的口号推销观点已经行不通了,所以专家观点和“科学研究结论显示”越来越流行,而且相当具有说服力。

但我们仍然很容易忽视,1)专家观点可能互相矛盾,张专家说苹果要带皮吃,李专家说苹果必须剥皮吃,理论界没有统一观点的事太多了,所以专家观点并非总是“正确”观点,更不要说这位专家很可能是位隔行专家,文学家的表达经济观点看看就算了,别当真;2)科学研究有质量差别、有时效性,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可能背后有利益驱动,研究结论也可能被引用者曲解

第四,数据会说谎

除了专家观点和科学研究显示,用数据说话也越来越流行了。一篇论文添加些数据立马就变得更有说服力。

作为正在积极努力入门数据分析的人,我负责任地说:数据太会说谎了。一旦看到数据,马上就应该在脑子里亮起红灯:数据来源可靠吗?数据被裁剪了吗?采样数据的覆盖率、多样性和随机性达标吗?同样的数据能得出其他结论吗?

失业(Unemployment)的定义是“没有工作并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people without work and actively seeking employment)。知道了这个定义,现在你再看到失业率下降还会认为它一定是代表就业形势好转吗?有没有可能是就业形势持续恶化以至于太多长期失业的人已经放弃寻找工作了?

第五,逻辑是硬伤,千奇百怪的谬误

书中列举了几十种推理谬误,作为资深网虫,早年曾经跟人掐架无数,现在则天天以看人掐架为乐,看到书中提到的种种谬误感觉非常棒。

第六,高尚的行为,负面的效果

当提倡一种行为时,尤其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时,人们总是高估其正面效果而忽视其可能存在的负面效果。

慈善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一种政治正确,但慈善的负面效果是什么、有多大我们并不太知道。扶贫工程造成越扶越贫的结果谁都不愿意看到,但这个结果恰恰是因为不愿意正面评估慈善的负面效果决定的。现在环保、雾霾治理也是高尚行为,但,治理雾霾,短期和长期谁获益?谁受损?利益受损方会怎么说?治理雾霾方案会造成什么样的权力再分配?对经济、民生甚至民俗有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一个倡议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也看不到潜在的负面效果,这个倡议反而可能是极危险的倡议,因为最大的可能是它割断了反对者的声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