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125期“和”专题活动!

媳妇涂维雅还有两个月就到预产期了。钱舒芬看今天天气好,把早些年换下的破床单和一些破旧衣服都拿出来洗了。整整晾晒了一院子。
涂维雅挺着大肚子,刚起床洗簌完,看今天阳光灿烂,就想去院子里晒晒太阳。走出屋子看到院子里晾晒的破床单破衣服,吓了一大跳。婆婆这是哪里收来破烂呀,这是要干嘛呢?
忙活了一个早上的钱舒芬,正端着洗衣盆进屋。
“妈,您这是干嘛呢?哪里收来的破烂呀?”
“别看这些东西破破烂烂,这可是我早年收藏起来的,有用。”钱舒芬觉得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一般说。
“做什么用啊?”涂维雅疑惑极了。婆婆是想做善事,准备把破烂捐给别人。现在什么年代了,谁还会要这种破烂呀?
“你呀,你不是预产期快到了吗,我得早做准备呀。”
“这又跟我的预产期有什么关系?”
“生了宝宝以后,这些东西都有用的呀。你看,都是棉的呢,又软又厚实,对婴儿皮肤好。”
“不是,妈,你该不会是拿这些破布给宝宝做尿布的?”
“对呀,用这些做尿布,省钱,对婴儿皮肤也刺激小,很健康的,我们祖祖辈辈都是用的这个。”
“这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在用那种破布做尿布啊,现在都用尿不湿。用完就丢掉,又方便省事又卫生,哪像以前还得天天洗尿布。而且用这种尿布,很闷,容易造成婴儿红屁股。”她不屑地撇了撇嘴,像是在嘲讽婆婆:你落伍了。
钱舒芬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她辛辛苦苦一个上午,把这些布料翻出来,洗了晾好,竟还讨不到媳妇一声安慰的话,反遭讥讽,她还不是为媳妇考虑。真是吃力不讨好。
晚上儿子季云舟下班回来,钱舒芬委屈地跟儿子诉苦。
“儿子呀,我这也是为了你们好,能省点钱,可是你媳妇却不领情,我吃力不讨好。”
儿子哄着母亲:“妈,这生宝宝的事吧,我们都会自己做准备的。您就不用操心了。您只要开开心心做奶奶就行了。嗯?”
“真不用操心?”钱舒芬心里还是觉得有点委屈,她一心想着为他们做点事情。
“妈,真不用您操心。孩子生下来以后,每一天该怎么做,我们都是严格按照科学育儿来的。”儿子耐心劝说着。
哎呀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或许是管得有点宽了,随他们去吧。
一个雨夜,媳妇突然肚子阵痛,连夜送往医院,半路羊水就破了,直接进了产房。
钱舒芬坐在产房外的长椅上,心理七上八下。想起自己当年生孩子时,痛得死去活来的感觉,仿若在昨。
时间过得真快,这眼睛一眨,轮到儿子的媳妇要生孩子了,那可是她的宝贝孙子呢。
她看着墙上的挂钟,分针走得艰难,好像永远到不了某个时刻。
“怎么还没出来?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这都整整一天了,她额头上沁出细细的汗珠。
“妈,你别紧张,你怎么比我还紧张呀?”儿子伸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不会有事的。”
“你们小俩口呀,还真是心大,我都说了早两天来待产,你们偏不听。”她免不了又要唠叨。
前几天,为了这事,她跟媳妇又差点儿呛了起来。
她的意思是早点让她来医院待产,可媳妇却说:“妈,您不用担心,没事,医院里我住不惯。等快生了再去也不迟,自己开车去医院很方便的。”
自己老了,孩子的事,真的是管不了了,他们自己主意大着呢。
这时,产房的门开了,出来一位护士,钱舒芬和季云舟立刻像弹簧般跳起来。
钱舒芬拦住护士急切地问:“护士,里面情况怎么样了?我儿媳妇没事吧?孩子……孩子生出来没?”
护士被她连珠炮似的问题问得一愣,随后温和地笑笑,安抚道:“大婶,您别着急。一切都很顺利,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您儿媳妇很坚强,您就放心吧。”
听到这话,钱舒芬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落下。她又坐回长椅,可屁股刚沾到椅子,又腾地站起来,踱着步子,在产房外来回走动。
一会儿,她又觉得屋里太闷,就走到长廊另一边窗户边吹风,又觉得这里太吵,又走了回来在长椅上坐下。
终于,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穿透产房紧闭的门,传到她耳朵里。
可是等护士抱出来时,却不是她媳妇生的孩子,是旁人家的。
季云舟被母亲的情绪感染,也有点心焦不安了:“妈,您先闭上眼睛休息会吧。”
“唉呀,我又不累,休息什么,人家比你媳妇晚进去都出来了,应该也快了。”
说话间,产房门又开了,护士又抱着一个婴儿出来。
“涂维雅家属,恭喜生了个大胖小子,七斤三两。母子平安!”
那声音不大,却如同天籁,瞬间驱散了钱舒芬所有的焦虑。她激动得双腿发软,差点没站稳。
“出来了,大胖小子!”她嘴里念叨着,眼里闪烁着泪花。护士把一个用小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婴儿递给她。她伸手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
捧着这个粉蓝色的襁褓,钱舒芬是前所未有的满足。她的手指轻轻拂过婴儿红红的皱巴巴的小脸,触感嫩滑细腻光滑:“要是你爸还在,能看到……”
“妈,让我抱抱。”季云舟打断她的话,伸手接过了她怀中的襁褓。
出院后,季云舟为了照顾好妻子和刚出生的宝宝,特意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月嫂。
钱舒芬虽出了请月嫂的钱,可心里却很失落,她已经明里暗里说了她会照顾好儿媳和孙子的,不用再花这么一大笔冤枉钱了。
可最后儿子还是请了月嫂过来。钱舒芬知道这是儿媳妇不满意自己,或是说根本是信不过她。尽管最后她拿出了钱,但心里却是很失落的。
月嫂在房间看护婴儿,钱舒芬在厨房给奶瓶消毒。奶瓶在消毒锅里咕嘟咕嘟作响,积压着的沉默终于沸腾。
“科学育儿,科学育儿,有什么好科学的?我养育了四个子女,从没有科学过,还不是都长得活蹦乱跳的?传统育儿经验丰富着呢。”
楼上传来东西坠地摔碎的清脆响声,钱舒芬冲上儿子卧室时,看见地上已碎成三片的玉镯。涂维雅抱着哭闹的婴儿,歉意地对钱舒芬说:“妈,您给的玉镯,他不小心抓了掉地上了。”
月光漫过窗棂,照着婆婆蹲着一片片拾翡翠玉镯的身影,青白碎玉在她掌心泛着幽光,就像此刻她的心情。
最近,涂维雅跟婆婆的关系有点紧张,季云舟夹在她们两人之间左右为难。钱舒芬总是指责新手母亲这也不是那也不好。嘴里嘀咕着:“应该这样给孩子洗澡,不是那样给孩子喂奶……”
涂维雅很脆弱,也觉得抑郁,在季云舟面前已经哭诉了几次:“我跟你妈好像隔着一堵墙,难道婆媳之间真的不能好好相处吗?”
季云舟只好安抚妻子说:“我妈思想有点老套,我爸意外早逝,二十年的独居生活让她对新生儿寄托了全部情感,却让你感受到过度干涉的压力了,对不起,老婆,我会找时间跟妈好好说的。”
涂维雅也不是很难伺候的女人,也理解婆婆的不容易。可能自己也有产后焦虑症或许抑郁症,也应该检讨自己。
涂维雅去医院找心理医生做了心理疏导。
后来,涂维雅还特意到老银匠铺子里,叫老银匠修补玉镯:“师傅,这玉镯还能修补吗?”
铺子里,錾子敲击声叮叮当当。
“金缮之美,惜物如金,以缺为美。”老师傅把金丝嵌进玉镯裂缝,“你看这道金线,倒比原先更贵气。”
涂维雅望着修复如初的玉镯,忽然想起月子里给她端茶递饭的婆婆。有一回,婆婆拿来碗酒酿圆子,滚烫的瓷碗裹着蓝印花布,暖意从指尖一直漫到心口。
虽然有时候婆婆挺爱唠叨,但也是为他们着想,作为儿媳妇也应该理解老人家的一番苦心。
儿子满月时,涂维雅发现梳妆台多了个丝绒盒子,里面是一块金灿灿的锁片。
婆婆说:"这是给佑佑满月礼。”
“谢谢妈,您看我把玉镯给修补好了。”
“哎呀,这镶嵌了金线真漂亮,这补过的还嵌了金线就不怕摔了,人也一样。"
“是呀,妈,这段时间我可能有产后抑郁,情绪不太稳定,有时说话不好听,还请您大人不计小人过。”
“不会的,是我老太婆太啰嗦了。你不嫌弃就好。”
“怎么会,妈,您是过来人,经验丰富,有时候您说得还是有道理的。”
“有道理就好,有道理就好!”钱舒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最近,季云舟看自己的老妈和媳妇相处越来越融洽了,心里也很开心。
“老婆,你真好!”
“家和万事兴,我们都是一家人么,婆媳之间没什么隔夜仇。”
楼下,传来婆婆正抱着孙子哼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