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心理学的运营不是好产品—听《罗辑思维》有感
(罗辑思维,第456-457期摘记)
我们了解一个人,光从表面上看他喜欢什么,做什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本性,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家长,老师的教导,身边的人对自己做出的反映或是感知到社会需求,人们已经学会从内到外包装自己,他们喜欢或说出的话可能并不一定是他内心真正想选择的。
对于一个陌生人,我们怎么了解他真正的特质呢
一个边界,内心边界
两个方面,内部看他刷存在感的方式,外部看他恐惧什么。
在看《请回答1988》的时候,豹子女士要回娘家,家里只剩爸爸和两个儿子,老妈一走三个人立马放肆起来,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但是就在豹子女士回家前几个小时,三个人怕她生气麻溜地把房间收拾地干干净净,但是豹子女士不仅高兴不起来反而变得十分失落。之后娃娃鱼给正焕了正解,豹子女士需要存在感。当她看到这个家没有她也很好的时候,感觉自己失去了价值,实际这也触发了她内心的恐惧,她害怕家人不再需要自己。所以就算,当家人搞出麻烦时,她表现出很不耐烦,絮絮叨叨的样子时,其实内心是享受这种“家里没自己不行”的这种感觉的。
可以说存在感被满足就喜悦,而侵犯了内心边界就会让人感到恐惧,由此“从企业来看,不要看他墙上贴了什么标语,要看他敬畏什么;看一个人,不能看做他了什么,而是看他不能忍受什么,恐惧什么。”
同样的思路我们可以运用到互联网产品设计当中,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以心理边界为分水岭,一种是是在分水岭内侧,在一个人的舒适区,他可以让用户完全无压力地使用、沉浸,达到自身的满足感,有一种“爽”的体验;另一种在分水岭的外侧,我们常讲“跳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冒险区”,“挑战区”才能让人突破自我,取得进步。而刺激人迈出舒适区这一步往往是一个人的恐惧。所以这类产品往往是基于用户对自身落于人后的恐惧。
说到现在的产品“大势”,你一定会想到抖音,短视频的形式,简单有趣有创意,于是慢慢地沉浸进去,等你感到疲倦,或是清醒过来,会发现你可能已经刷了两三个小时不止。还有现在大热的“吃鸡”游戏绝地求生,它做好了用户的游戏体验,才会使得用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从而沉迷吃鸡,无法自拔。
而什么产品会让人感到恐惧呢,比如你去逛街,一个美容院的小姐姐给你拉过去,说可以免费做面部清洁,"免费”两字很有吸引力了,于是你去了,躺在小床上,小姐姐边给你按摩边告诉你,你的实际皮肤年龄比你的实际年龄至少要老10岁喔,你的眼周开始有鱼尾纹了哟,你的脸上开始有小斑点了呀,就算你明知道她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或是服务,但还是会心中一颤,怕是不是自己疏于保养,真的出现了这些小问题,对自己面部的衰老感到恐惧,然后你可能会在网上好好做功课,买护肤品,或者就直接在那家美容院办卡了
所以让人爽的产品,就会让人感到愉悦,完全沉浸于产品的娱乐模式中,比如游戏,短视频;让人感到恐惧的,会是使人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急切的花费时间,精力,金钱来提升自己,改善自己,比如教育课程,美容机构。而一个产品,把任意两个目标之一做到专业,极致都能称之为一个好产品了吧
由此我又想到了之前看到过的一篇文章《其实运营,就是用户的贪,嗔,痴》作者认为解剖并巧妙运用人性中的贪,嗔,痴,采取相应的运营策略会事半功倍。
所以我慢慢地更能理解,为什么我看到的产品经理或是产品运营的岗位的招聘要求,会写“心理学优先”这几个字,不管产品还是运营,都是为用户服务,抓住用户才能做好产品,而要抓好用户,就得了解用户的心理。
可能一个人转发一篇文章到朋友圈,并不是因为他真心推荐这篇文章给大家看,而是转发这篇文章本身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一个人使用一款智能手环,并不是因为这个手环适合他,而是因为他身边的朋友都在用。
总觉得心理学虽然看似门槛低易入门,但是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应用到实践还是需要深厚的功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