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絮语

【邂逅诗经里的古老告白】王风·采葛——时间难熬相思苦,只因相思入

2024-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淡如尘

【正文】

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

⑴王风:王都之风,即东周王城洛邑一带的乐调。《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

⑵采:采集。葛: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⑶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艾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⑷三秋:三个秋季。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⑸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子供药用,可制艾绒灸病。

⑹岁:年。

【译文】

那个采葛草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却感觉隔了三个月之久!

那个采艾蒿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却感觉隔了三个季之久!

那个采艾草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却感觉隔了三个年之久!

【赏析】

《王风·采葛》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诗。

诗歌十分直白,也十分简约的表达了自己思念的情绪,,以寥寥几句道出了世人共通的感情,流传千古延续至今,人们仍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来表达思念。

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写的是女子在辛勤劳动,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

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的感觉中似乎时光尤其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热恋中情人大抵都是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

诗歌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一日之别,就已经逐渐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充分体现其思之切,念之深。把思念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情人间的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爱恋。

诗人的一天光阴,就散落在对爱人无穷无尽的思念中了。

我亲爱的姑娘,我在想你呀,很想很想呀,你知不知道?

原本只是寻常的一天时光,只因与你未见而变得漫长起来。思念上心头,就直白的说出来,不躲闪、不隐藏。

不能及时抵达的思念,正因车马人行走很慢,更多了几分缠绵。

其实,在我们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相思之苦熬成忧伤文字的诗歌,喃喃低语,诉说着苦闷和孤寂,更多的是思念。

司马相如用他的《凤求凰》以表相思,诗云:“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温庭筠用他的《新添声杨柳枝词》吟诵相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李白用他的《三五七言 秋风词》唱和相思: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张仲素用他的《燕子楼诗三首》感叹相思: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晏殊用他的《玉楼春·春恨》说不完道不尽的相思: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俞彦用他的《长相思·折花枝》凝聚相思: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况周颐用他的《减字浣溪沙·听歌有感》诉说相思:惜起残红泪满衣,它生莫作有情痴。人天无地着相思。

自古情关最难过,世间多是痴情人。时间难熬相思苦 只因相思入心还入骨。

时间难熬相思苦 只因相思入心还入骨(AI画) 时间难熬相思苦 只因相思入心还入骨(AI画) 时间难熬相思苦 只因相思入心还入骨(AI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