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孩子才给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5957/7ad159f65c9e2223.jpg)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教育好孩子,有益他本人,有益家长,有益几个家庭,有益单位,有益国家。
这功德不输救人一命。
任何事物都是,掌握一点常识就能甩完全不懂几条街。
本文写了几个小时,读者读个几分钟,受益一辈子,何乐不为?
①教育未动,理念先行。
有句流行语,我懂所有的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
放到教育上,就是为啥我懂教育的道理,却仍是教不好孩子。
有这个困惑的,或许道理没搞对,或许采取的方法不到位。
道理是纲,方法是目,先要把道理弄明白,然后去寻找合适的方法施教,才能做到纲举目张,收获教育的实效。
一个观点,总有正、反两面,教育也如此。你赞成赏识教育,一定有人和你争论是棍棒之下出孝子。你说快乐学习,有人就会说严师出高徒。哪个对?所以家长要先做对选择题。
理不清,道不明,教育容易南辕北辙。人云亦云,朝令夕改,转眼孩子长大,教育阶段就错过了。
所以,家长要明教育的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5957/7ec0016262590324.jpg)
②循序渐进,必有实效
我想让女儿从小树立”美好生活,靠自己”的理念,使之成为一辈子她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她3岁多,喜欢棒棒糖,在她吃得最高兴的时候,我问“宝宝,知道糖是哪里来的吗?”她说,“从小卖部来的”,我说“是爸爸用钱从小卖部买的”。
她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盯着我,似懂非懂。
她大些了,吃冰棍吃得高兴的时候,我又如法炮制,但是这次多告诉她一句“钱是爸爸妈妈上班换来的”。她问“什么是上班?”我说“卖冰棍的阿姨就是在上班。”
她似乎明白了一些。
她上小学了,只要机会合适,我都会引导她。在她吃了海鲜大餐时、度假住五星酒店时、到游乐园玩时。只是每次说的内容都递进些,从“东西是用钱买的”——“钱是爸爸妈妈上班挣来的”——“爸妈努力读书,才有工作”——“不努力学习工作,就没这样的生活”。
一步步地,在她理解范围内,慢慢引导她。
遇到环卫工人在清理垃圾。我问她“垃圾工人为啥要干这些脏活?”她答不上来,我分析“他们当年可能没好好读书,也可能没机会读书,缺乏其他技能,只好做这样的工作”。我又强调,很多人可能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有机会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你要珍惜现在的读书机会。”
孩子点了点头,道理由此又讲深了一层。
女儿已经初中了,有次逛街,她去买芒果条,我在旁等候。小贩是个30岁左右的女子,一边给做生意,一边和她朋友聊天,讲到当年经常逃学出来逛街、唱歌,越说越高兴,神采飞扬,末了说“那时最美好,最幸福”。
这是个生动的例子,回家路上,我问女儿,“你发现芒果女有啥问题?”女儿说“她当年逃学,不读书”,“对!”我又补充“芒果女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她当年如果好好读书,可能现在就不用每天风吹日晒那么辛苦,美好时光就是现在了。”
就这样,一个好的理念“润物细无声”地传导给孩子。孩子上中学以后,始终保持很强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性,从来不用我们督促。
③掌握方法,懂的不难。
回头梳理一下,大家会发现,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多重要。
首先,有利于科学引导,轻松教育。正确的理论才能有效指导实践;渐进式教育,时间跨度长,轻松不累人。
其次,有利于孩子接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持续得到一个道理的指引,又能在实际中接触、思考和验证,最后接受。这样的讲理才扎实,才能内化成孩子自己的理念和行动自觉。
上面谈的“建立目标、寻求方法、达成预期”的教育过程,其实是适用于各领域的方法论。
仔细琢磨,教育与其他事物是相通的,通则不难。
结束
我是秉持“教好一个孩子,胜造七级浮屠。”的海南人。
你的点赞是我的动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5957/d9e1c5b471bf3fd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