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2020-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更欣

越是傻子越敢叫唤。

周周有段时间向我安利,说王小波是个有趣的人。有趣便是最大的才情,一个有趣的人总会让人另眼相看;《艺术很难吗》其中一期,意公子特别朗诵了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一段话,感染到落泪。周周和意公子是我认为很有趣的两个人,她们俩的安利必然要吃。

我喜欢看有趣的作品,接触不一样的视角下看待问题的方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有深度见解的人,甚至连善于思考都算不上,模模糊糊的头脑始终感觉狭隘。所以我只能从自身的经历融合,竭力多看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来摒除这种空洞。

之前看过他一本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随着作品滋长了一个念头:“想开拓一下思维模式,发现一些新观点时,便读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另一本杂文精选集。王小波在序言中表明创造的缘由: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我对人生的期望也不过是能遇到一点有趣的人和事。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这个版本的封面设计的很有意思,采用的是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在当时蒙克的眼中,奥斯陆峡湾充满着发抖的、血红的幻觉,让人感到恐惧,甚至有些恶心,于是发出了摄人的呐喊。猜测选择这幅作品做为封面也是认为在当时王小波眼中,社会也充满了各种光怪陆离的幻想,让人感到恐惧和恶心,于是借用文字发出心中的呐喊。嗯,这个阅读理解我给自己18分,用666的形式发放。

王小波的作品总会带点“黑色幽默”,至少他的散文是这样的,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作品中将一种荒诞的情绪衍生开来,奔放不羁的心境展现出一种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效果。于是王小波的文字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魅力,好似周星驰的电影,看似喜剧作品的背后隐射的是一种悲剧。行笔写下社会的丑陋,但随之浮现的态度却显得格外顽皮。字里行间饱含一种另类的爱,特殊的意识形态,幽幽回荡。

不知道王小波在回国后面对往日习以为常再看却显得透顶糟糕的现象,是不是会在心中产生一种隐约而不可名状的厌恶。出国后增加的见识带来的情绪是痛苦多于欢乐还是希望大于绝望?生活在头脑简单的木头人中间会不会觉得异常不安,处境也可能带上了孤独。

书中的文集大多是王小波在上个世纪末期的作品,因此特别直观的两点:一是王小波对于社会人性表现形式有极高的预见性,即便到了今天很多现象依然是我们值得注意的。二是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性,毕竟现在的社会形态和三十年前的差别从社会发展曲线就可以很明显看出,时间越往后,社会在前后两年之间地方差距就越大。

看完书后我被一种念头所萦绕,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都去各个地方看看,真实见过每个地方不同的生活方式,然后更容易在很多事件面前保持坦然,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存在其底层的科学逻辑。真正见过世面的人更能包容各种想法,试图不断向周围人证明自己格调的人,反而是没深入接触和了解过太多不同见解。倘若一直生活在单一的环境,能够突破自身环境局限的人也是少数。通过不断改变外部信息的摄入,继而融合自身想法刺激产生全新的看法,对大多数人总会更容易一点。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我知道现在的我也正生活在无限沉默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