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家花之梦

雅趣|那些文人偏爱的花花草草

2019-07-26  本文已影响9人  荷兰布尔玛国际花艺学院

中国文人受道家文化的影响,崇尚“天人合一”,讲究“和谐之美”,他们向往的一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不愿受到世俗的拘束和束缚。文人的生活方式,是文人的一种生活习惯、生活品质、生活内涵。而在文人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内涵方面,最容易体现其生活品味和内涵的就是“雅”。雅,是一种美的境界。

图|杨叔涛

插花自古以来就是一件风雅的事,古人对于花草的热爱远甚于现代人,不但把花插制得极好,对花草的选择那都是有讲究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文人都偏爱哪种花吧!

兰花

兰花生于幽谷、与世无争,是高洁淡雅、谦谦君子的象征,世人常以兰花比君子,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兰花可以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好的环境叫“芝兰之室”,结交投契的朋友叫“结义金兰”;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叫“芝兰玉树”;女子心性聪慧善良叫“蕙质兰心”……

菊花

晋陶渊明最爱菊花,隐居期间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菊花大受追捧,此后菊花便被世人称为“花中隐士”!

菊花不与百花争艳,性情孤傲,霜秋时节怒放,花姿雍容,恬然自处,不负君子之名!

图|邹传安

荷花

荷花风姿卓绝,超然脱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国人心中最圣洁的花,但凡家里有水池、河塘,甚至水缸,都会用来养荷花。

古代土豪们会在自家园子里专门设一个“荷花厅”,面阔三间,南北两面开敞,东西两面封闭或在墙上开窗,便于赏荷。

中国的荷文化是非常深厚的,荷花不仅与道教、佛教都有密切联系,与民俗生活也息息相关,比如年画“莲年有鱼”、“莲生贵子”都寄托了老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牡丹

古人对牡丹的喜爱几乎是狂热的,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地位非同一般,“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图|祖国新

古人养牡丹的技术非常成熟,从唐朝时人们就能让牡丹四季开花,《酉阳杂俎》中记载:“常有不时之花,然皆藏于土窖中,四周以火逼之,故隆冬时即有牡丹花。”

芍药

说了牡丹,就不得不提芍药,芍药是五月花神,有花中宰相之称,它可是古人眼里的爱情花,地位相当于现代的玫瑰花。

《红楼梦》中娇憨的湘云喝醉了后,就躺在芍药花上美美的睡了一觉,这一幕成了最经典的情景之一。

芭蕉

南方人喜种芭蕉,尤其是在古典庭院中,芭蕉常跟雨联系在一起,窗前雨打芭蕉,淅淅沥沥,极富南国情趣。

芭蕉常被用来表达离愁之思,关于芭蕉的诗词都特别哀婉动人,最著名的就是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芭蕉》: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水仙

中国水仙最早是唐朝时期从意大利引进的,花朵超凡脱俗,洁白清香,一经引进立即受到欢迎,宋代诗人黄庭坚一生酷爱水仙,留下了经典名句“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水仙花自古就是中国人最爱的年宵花,现在还有不少南方人,会在过年期间,向亲友间赠送水仙花,表达思念、祝福团圆美满。

屋后栽竹,庭前植桂,阶前梧桐,转角芭蕉,花坛种牡丹,水池栽荷花,坡地白皮松,盆里养兰花...每一种植物都有着明确的寓意和独特的观赏位置,其背后也承载了深深的传统文化。

我国现今的大多数人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水平,但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让到大多数人都变得浮躁不安,想要逃离喧嚣的城市,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环境里去,他们希望通过插花来达到表现自己想远离喧嚣、实现宁静平和的生活向往状态。就像大多数人都愿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回到家希望喝口小茶来缓解疲劳之感;或者伏案练习书法来远离繁杂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使心得到一片宁静;亦或是在书架上取本闲书看,来进入古人们那种闲云野鹤般的逍遥境界。中国文人式生活方式就算是在今天,相信也是会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的。 2019年8月2日,布尔玛花艺学院中华花道班开课,一起感受文人之雅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