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2岁前的必受教育

2019-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Billy_0217

之前看过很多报道,是关于未成年人的犯罪新闻,罄竹难书。或许,身为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有千千万万,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绝不期望自己的子女是个罪恶之人。常言道:三岁看老;孩子性格养成还需从小抓起,那么在孩子12岁前,我们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哪些教育呢?教琴棋书画呢还是教仁义礼智信?

先教孩子做人!

在孩子12岁前,在他步入社会大学之前,我们所要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是生而为人的生存能力;在面对磨难的时候是否有足够坚强的意志力跟毅力,在群体生活中是否有分享的意识,在面对诱惑是否有足够的控制能力,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是否能积极主动去沟通,以及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自我调节能力等等;我们要教于孩子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们父母不可能一一传授;我们先抓大放小,树好孩子的根,立好做人的本。

克制任性

在孩子6岁前说不!

在孩子3-4岁前吧,他要一个东西他会跟你闹,会哭会撒娇,如果你觉得这事不能做或者这个东西不能买,就要坚决说不,决不妥协。即便他躺在地上耍无赖,这已经是3-4岁前孩子最了不起的反抗方式了,翻不了天。

在孩子14岁左右吧,如果他要去网吧打游戏,你说不,他会怎么跟你闹呢?那闹得方式可多了去,不吃饭、不上学、砸东西、甚至离家出走了,更甚者会采用自杀或者自残的方式来威胁你。

为什么4岁的孩子跟14岁的孩子反抗方式差别这么大?只是因为年龄大了,反抗的能力大了么?还是14岁孩子在成长前所受到的教育不够完善呢?

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无限制的,孩子要求的一切我都满足你,你就是我的心肝我的肉,那么未来你给他那无尽的爱就是他威胁你的武器;更糟糕的情况是如果他本身还不明白死亡含义的时候。

所以,在孩子6岁前学会对他说不,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训练。

不可以

孩子3岁前的哭代表的是痛苦,3-5岁的哭隐含目的性,这个时候就是克制任性训练的时机了。

举例:如果孩子在商场看到小猪佩奇玩具,一直哭闹着要买,甚至都地上打滚起来,并表示如果不买给我小猪佩奇我就不走了的态度。面对孩子这样,我们要怎么处理呢?

说不买的时候就坚决不给孩子买,他爱哭爱闹先随着他闹腾,抱着他先回家。回家后把孩子放到卧室(因为卧室比较安全,不大容易让孩子受伤),就让自己与孩子1对1相处就好,不让其他亲属参与,让关系处理简单单一。跟孩子单独相处的时候,尽管让孩子去哭去闹去打滚,父母需要记住四个不要:不要骂孩子(影响孩子的观念形成)、不要打孩子(以大欺小不公平)、不要说教(当孩子在闹情绪的时候,你的一切说教都是噪音)、不要走开(他闹就是要闹给你看的,你就要看着);当孩子哭累了、闹够了,给孩子洗把脸平复下孩子的情绪,问问孩子:还哭吗?还哭还可以继续哭。

通过这种讲文明、不打骂、不说教的方式,行无言之教告诉孩子:这事不行就是不行,你哭闹我不心疼,这招对我无效。这样孩子就明白:我任性是行不通的。

防止压抑

一直对孩子说不呢,久了孩子也会压抑,对孩子也不利;所以,我们也要多鼓励孩子跟咱们进行交流,怎么交流呢?

让孩子来说服你!

如果他很想要某样东西,你让他来说服你,让他来跟你交涉,为什么要这样东西,非买不可的理由是什么? 这期间,我们要遵循3比1原则,就是他来说明你3次,你要满足他一次,让他明白交流是可行、有效的。这样,防止压抑的问题也解决了,因为他知道可以跟你交流,乃至可以跟外界的其他人去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呢,有两个好处,其一是以后你说不行的事情呢,他也就不闹了。其二,如果他真的很想要,他会跟你商量、交流,这样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你们的关系也比较好处了。

学会控制

上面的克制任性跟防止压抑,都是大人在现场的被动控制,那自我的控制呢,这个要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自我控制,要怎么训练呢?

小孩比较喜欢吃糖果饼干类的甜点,譬如我小孩就很喜欢吃鸡蛋饼,以鸡蛋饼做例子说明。譬如每3天就固定给小孩一份鸡蛋饼,养成这种习惯后可以跟孩子商量下说:如果你能坚持住今天不吃鸡蛋饼,那么3天后给你平时3倍的分量;反过来,如果你今天吃了这份鸡蛋饼,那么3天后就没得吃了。当然,这期间父母说的话一定要做到,说给3倍的分量就要给足3倍的分量,说不给吃就坚决不给吃。通过反复练习,让孩子慢慢懂得克制、自我控制。

等待是煎熬的,但等待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满足,耐性也因此磨练出来。

自我控制这个学会后,以后孩子上学时可以告诉他,现在的克制是为了今后的长远。

忍耐

学会忍耐、防止自私

小孩子的自私是怎么养成的呢?很多家庭里经常有类似这样的声音:不用你来干这些家务活,你好好读书,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好。

管好你自己的事情,管自己,管得也是自我;当你一心只管自我的时候,哪还有无私去管别人呢?其实这是不对的,要防止孩子的自私,是需要他去管别人的。怎么管?

管理的方法也很简单,在小孩5岁能独立上桌吃饭的时候,定好一个规则:

大人没动筷子之前你不能先吃饭。

不要觉得孩子晚吃一点对孩子发育不好,千万不要心疼孩子而放纵孩子先行吃饭,晚吃一会饿不了也饿不死。

挨饿是很不好受,但是要明白人生最基本的痛苦就是饥饿。而以后面对人生的痛苦可远远要大于挨饿,路还长着。

人,只有在自己痛苦的时候才能体会别人的痛苦;经历过某样痛苦后,当别人正在经历的时候,你马上就特能体会他,因为你理解了感同身受,因为你意识里有了别人,因为你具有了同理心。

经历挫折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考验的是面对挫折的忍耐和意志力。虽然意志力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但意志力的训练却往往通过体力训练来增强。

我觉得游泳是一项离死亡最近的有氧运动,不是说它危险系数多高,而是在初学游泳时候那溺水无助的恐惧。

要让孩子学会经历挫折,那先让他学会游泳吧。在游泳池学游泳的初期,当我们一直不断呛水,不断下沉,不断挣扎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慌乱而恐惧的,这是最真实的感受;而后来,我们还是扑腾扑腾上来了,慢慢学会游泳,慢慢学会在水里活下来,我们的感受又是什么?

让孩子去学游泳,不仅学的是技能也学的是感受。记住这感受,当你觉得快死了的时候,只要你继续扑腾,你绝对死不了。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再跟他讲这个道理,他就懂了。

教育是伴随一生的敦促,我们身为父母一直在儿女教育的路上履冰前行,不敢言培养儿女造福社稷,只愿给与子女行正向之教,做人育德,但求无过。

P.S 以上部分素材内容来自李玫瑾教授公开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