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本书,100部电影,100万字(上)

2018-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纯明张_5396

过年的时候订了个目标,读100本书,看100部电影,还有写100万字。

100本书,我读完了。

100万字电影,如果电视剧也算的话也看完了。

至于写100万字么,那就真的差得很远。

不过呢,我还是在写着的。虽然断断续续,可我没有停下来。故事小说,读书笔记,电影推荐,美食游记。我多少都会写点,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写故事。在我的故事里,绝大多数的主线人物,都是有着原型的。将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写到故事里,若干年之后回过头再去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写李相维和唐姑娘的《蜀道闻铃》,写熊燕燕和王希学的《燕落姑苏》,阿梅的《一剪梅》,二丫头的《二丫头》,诸如此类的。

不过我先不说故事,先说读书。我自小便爱读书 ,只因为读书的时候,整个人是自由的。读书,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读自己喜欢的书便好,诗词歌赋世界名著,网络小说快穿爽文,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能让你有所得的,便是好书。

汪曾祺 《人间草木》《五味》《一辈古人》《岁朝清供》《受戒》《大淖记事》《晚翠文谈》《汪曾祺书信集》

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这是汪曾祺给书做序里的一段,对于他的文字,评价得很好了。我就拿过来直接用了。

我很喜欢汪曾祺的书,去年机缘巧合读了他的一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叙事风格很是喜欢,文字平常无奇,细细品来却极有味道,满是人间烟火味。他的文风怎么说呢,旧学深厚,气定神闲,不温不火,不蔓不枝。你读他的书,可以感受到那种气韵,从容淡定不着急。虽不是大家风范,但自有名士风流。

他们俩呢,只是很愿意在一处谈谈坐坐,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这是《大淖记事》里面的一段话,我很喜欢。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出版社不把书一次编全,总是这本书和那本书会有重复的文章。可能就是出版社想多赚些钱。以至于我想找齐他的文章要找好多书。

沈从文 《从文自传》《湘行散记》

说来惭愧,自从中学时读过《边城》之后就再也没看过沈从文的书了。重新看他的书还是因为他的学生汪曾祺。他的文字清澈写意,质朴芬芳,不过相比较他写的小说,我更喜欢他的书信,以及他的生平自叙年少时光。他写给张兆和的书信,比徐志摩的情诗好太多了。

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不过很多人不知道,沈从文在婚后还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为此他还写了封信给林徽因诉说自己同时爱上两个女人的苦恼,因为他觉得林徽因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不过林徽因当时自己也在苦恼当中,她和梁思成吵架了,梁一气之下去了上海。其中轶事,还在钱钟书讥讽林徽因写的小说《猫》里面有所体现,若是带入原型去读,还是挺有意思的。

不过沈从文最终还是回归家庭,和张兆和相守一生,也算好结局了。

朱生豪 《朱生豪情书选》

朱生豪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不过相比较他给宋清如写的情书,后者更能打动人心。

二人十年两地相隔书信来往以寄相思,相聚一年有余便阴阳相隔。朱生豪用他的十年深情书信编织的只属于他们两人的一方天地,宋清如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恐怕是走不出来了。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浮生六记》里面说得好,劝世间夫妇,故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情深不寿,自古皆然。

《金岳霖回忆录》 《叶芝诗集》

看这两本书纯粹是因为这两个人的生平,都以痴情闻名。

金岳霖苦恋林徽因,终身不娶。

叶芝写诗拿到了诺贝尔奖,却得不到诗中女主的心。求婚三次被拒,真是可怜。

但随之了解得越深,就越不是那么一回事。

先说金岳霖,金岳霖在遇到林徽因之前,是有美国女友的,长期同居还生了个女儿。因为金岳霖爱上林徽因的事情而分的手,现在看来是不是挺渣的。建国后也已经和一个女子谈婚论嫁,但是因为政治因素而作罢。

叶芝呢,则是最后去求婚心上人的养女,实在是无法接受啊。

岳南 《南渡北归》

讲述民国大师们的故事,知识分子命运变迁的全景图像,这本书全三册,160万字,我花了一个周末看完的,作者文笔不谈,但史料丰富,极具历史价值。我最喜欢看的是注释和引用的文献。

这本书,能够过审出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对民国大师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不会让你失望的。就是结局,很是悲伤。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历史控可以一看。

陈怅 《量子江湖 姑苏城》

初读《量子江湖》的时候,很是惊艳,武侠小说里居然也可以套用量子力学,也会有学校,也会有上班,确实蛮吸引人的。

新垣平  《剑桥倚天屠龙史》 《剑桥简明金庸史》

很有意思的书,另类角度解读金庸武侠小说。

《桂林风土记》 《东京梦华录》《太平广记》《洛阳珈蓝记》《武林旧事》《东坡志林》《入蜀记》《荆楚岁时记》《西京杂记》《万历野获篇》《读史方舆纪要》

读这些书,一是我喜欢古代的风土人情,我读古文,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许是我很小便开始读《三国演义》,《西游记》,《史记》的缘故,其实当时很多字都不认得,但是却不影响我阅读。二是我写的故事情节需要,小说设定在古代,多了解下也好。

《小窗幽记》《菜根谭》《围炉夜话》《闲情偶寄》

其中多有佳句,空闲时可以一读,当有所悟,必有所得。

《方丈记》《徒然草》《枕草子》

日本散文三绝里我最喜欢《徒然草》,《方丈记》太短,《枕草子》女子作态记事过于琐碎了。

张岱 《夜航船》《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夜航船》称得上是古代百科全书了,另外两本可以说是自传,山川景物风俗人情等等。写西湖的书,莫过于此了,中学课本上的湖心亭赏雪,便出自于此。

袁枚  《随园食单》《随园诗话》《子不语》

我是吃货,看食单是一种享受。至于《子不语》可以说是小故事合集。

沈复 《浮生六记》

很有名的一本书了,也挺有意思的,不过看到陈芸去世就可以停了,后面的可以不看。

梁章钜 《楹联丛话》

写对联的,景观,人物,轶事。我其实也很会写对联的,尤其喜欢把人名嵌在对联里。不过也要看名字的,有些人的名字适合,有些则不可以。比如周瑜周公瑾孙策孙伯符,就很合适。怀瑾握瑜临江火,持符凭策定河山。

马伯庸 《长安十二时辰》

悬疑推理小说,三个半小时一口气读完的,还不错,结局挺意外的。要改编电视剧了,我很期待上元灯会那一幕。

冶文彪 《清明上河图密码》《人皮论语》

悬疑推理小说,根据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讲述北宋汴京发生的故事,全六本目前只写了四本,每一本都是单独的主角,很有意思。尤其喜欢第四本。强烈推荐

《水浒猎人》

不一样的水浒故事。

钱莉芳 《天命》

《天意》说的是韩信的故事,《天命》说的是苏武的故事,还不错的。想起当初看《天意》还是十年前的事情了,李智找唐宋借的,我花了一节还是两节语文课看完的。

《爱伦坡短篇小说集》

推理小说,离奇,惊险,刺激。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悬疑小说,无推理,多反转。

《金色梦乡》

先看雅人叔的电影再去看的原著,书比电影好。

《余罪》

先看电视剧后补得原著,看完原著才知道为啥感觉电视剧后半部智商缺失了,这改编得有点过了。

《北洋夜行记》

很一般,没有日本的《百鬼夜行》好。

《一九八四 动物农场》

老大哥在看着你,这本书不能说太多,有政治觉悟的可以看看,其他的不用理会。

《法华经》《楞严经》

我很早的时候就读《金刚经》,《心经》,《坛经》。可是我并不信佛。我看佛经,更多的是看文学价值,读的时候赏心悦目,因为其文字确实写得很优美,道理也写得很大,感觉这世上的一切都可以用佛法解释。可我还是不信。我读的历史书告诉我,越是盛世,佛教越是盛行。到了乱世,佛家只会闭门念佛。道家则是出山平定天下。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多读佛经,对于修身养性还是有些用的。

《剑来》《大道朝天》《汉乡》《长乐歌》

  我最近在追的四本网络小说,没有完结。每天等更新很是纠结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