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
年岁渐长,再一次在学习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心中有颇多的感触,现在细细回想,甚至有些愧疚涌上心头。
虽然《背影》一文是关于父爱的文章,但我却想到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到这样一句话"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他们了。"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亲情再切合不过了。世间有好多好多华丽的语言好像可以用来描述、赞美他们的爱,但是固定的方块结构太过呆板,不够热烈,我觉得亲情的爱是永远燃烧的明火,一代传过一代,永远没有熄灭的那一天。
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就在外务工,我是在爷爷奶奶的关照下成长到读小学的,在我的心里常常是这样认为的,父母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漂泊的爱,他们为了我过更好的生活而不得已离开,而爷爷奶奶是对我陪伴的爱,我理解漂泊但更喜欢陪伴。
老家住在农村,爷爷是村里的支书,所以不常做农活,就是有事常常去城里开会,那个时候农村人口住的稀疏,小卖部离家较远,我又贪吃,经常趁他们不注意偷偷拿钱同小伙伴们"跋山涉水"去买零食,回来后满脚的黄土,辣条的油渍还残留在嘴边,吃倒是开心了,但免不了挨一顿骂,偷偷观察奶奶的脸色"你说你跑那么远,磕到哪儿了,跌到哪里了,又要怎么办"我那个时候就想为什么奶奶不让我出去玩,又不让我看见电视,很是抱怨。因为工作缘故,爷爷变成了我的救世主,总会在进城后给我带许多零食,出门吃酒席会带上我,打牌赢钱的时候还会给我许多零花钱……爷爷的宠爱,奶奶的严厉都存在我深深的记忆里。
到了上三年级的时候,父母将我接到浙江,暂时离开了爷爷奶奶,但由于学籍的缘故,我初二时又回老家到县城去中学,妈妈陪我回老家,农村的道路正在维修,那天正逢下雨,我们被困在了半路,等了一会,看见一个穿着黄胶鞋的老人,脚边沾满了泥土,背上背了个大背篼,看起来很精神的短发,"奶奶"我惊喜的叫了一声,"哎,这路烂,我来给你们背行李回去"我心想让一个60多岁的老人给我背箱子,也太不孝顺了吧。"不用让我自己背"我扯着嗓子对奶奶说并做势弯腰要去背,只见奶奶用手推开我的手臂,"你那个小身板肯定背不起啦,我经常到山上背苞谷,让我来"不由分说的背上行李,我就提个包看着奶奶佝偻着身子走在前面,一步一步的在泥地上踏出结实的脚印,这次是背行李在平地,她上山干活的时候泥印应该更深吧。
时间再往后推迟,到了高考领成绩单的时候,我回家给爷爷奶奶报喜,奶奶见到我很开心,家里七大姑八大姨都再屋里,奶奶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幸福的褶子再额头清晰可见,"以前我担心她考不好,她表弟成绩要比她好些,现在是祖坟埋好了,闯到了就考上了"我当时气盛,心想表弟考好了就是理所应当,我考好了就是运气吗?"我努力的时候奶奶你怎么没看到,总是说靠运气。"就这样当着大家的面反驳奶奶,后来想了想我才是傻啊,奶奶那一辈人说话就是这样的方式,她说走了好运,其实也是心里高兴啊,我一点都不懂事不懂她说的用意。
高考的那个暑期,我到浙江去照看弟弟,发生了什么事我早已记不清了,只是记得走的时候奶奶依在老房子的门口,看了看我的录取通知书,再三嘱咐我到大学要好好念书,多打电话回家,多联系。
到了大学,七零八碎的事情扑面而来,到学校给奶奶打了一次电话,我本身不会讲话,给奶奶打电话也只能叫他们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过了几分钟奶奶就说"如果没话说就不讲了,你还是要好好念书啊,好了,挂了吧,不讲了,不要浪费电话费"时间过了好久,我也渐渐很少给奶奶打电话了,只是一天和同学讲到亲情问题是,我记得她给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其实打电话并不是一定要谈论多少天南地北的话语,给老人打电话一是为了确认他们平安,他们也是想确认你平安,还有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们你在记挂他们,他们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