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资料
有关资料 1.什么是“圆桌效应”?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英格兰岛上有一位亚瑟王,他和他身边的骑士们常常围坐在一个特大的圆桌旁举行各种会议或仪式,象征着围桌而坐的人一律处于平等的地位,无首席、次席的地位之别,而圆桌所呈现出来的柔和感和曲线美使就座者很容易产生“亲切的关系”“和谐的交谈”“融洽的气氛与感受”。为此,人们把围坐圆桌开会所产生的平等、亲切、和谐、融洽心理称为“圆桌效应”。 “圆桌效应”对我们学校教育的启示是:学生虽然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但是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教师只有树立平等的观念与学生交往,学生也才能够愿意与教师交往,也才能够激发参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热情,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才能像“圆桌效应”那样产生平等、亲切、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我们不妨仔细想想,现在学校里所提倡的“一切为了学生”等教育理念以及“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不都或多或少包涵“圆桌效应”的原理吗? 2.【职场警句】1.管理是盯出来的,技能是练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潜力是逼出来的;2.没做好就是没做好,随便找借口,成功没入口;3.不是没办法,而是没有用心想办法;4.经常赞美别人=复制别人的优点;5.先计划再行动,先策划再沟通;6.执行力不讲如果,只讲结果。 3.【比尔盖茨对青年的六个寄语】①不可能刚从学校出来就一月挣六万美元。②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③卖汉堡包并不有损你的尊严。④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他人。⑤电视中的许多场景不是真实的生活。⑥善待你所厌恶的人,说不定哪一天你会为这个人工作。 4.什么是“宾馆效应”? 当你走进五星级宾馆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肯定和走进小饭馆有不一样的感觉吧?进入小饭馆常常会见到客人有或大呼小叫、或随地倒茶水等不文明行为;可是当任何一个人走进大宾馆时都会下意识地收敛自己上述不文明的行为。为此,人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宾馆效应”。 “宾馆效应”告诉我们班主任:良好的环境能够影响人的行为,为此要经常带领学生精心布置教室,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各种措施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当学生进入班级的时候就犹如置身于大宾馆一样,他们就会下意识地收敛自己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害怕自己不文明的行为玷污了这个圣洁的殿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改掉不文明的行为,并使自己的文明行为成为习惯。 5.什么是“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人贴上某种标签的时候,这个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作出相应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例如当教师认为某个学生是个好学生的时候,这个学生就会得到暗示而自觉地约束自己,努力使自己表现好;当教师认为某个学生是差学生的时候,这个学生就会得到暗示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结果表现自然是比较差的,这就是“标签效应”。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尤其是年龄小的学生)太相信教师的看法,他们往往认为教师的话是至理名言,会以教师的话作为行为的指针。 为此,我们教师应绝对避免当着学生的面给任何学生贴上不良的标签,而是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他们贴上好的标签,从而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暗示,促使好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促使差的学生努力向好的方面转变。 6、心理学认为:从镜子中看到的自己,比真实的自己,要稍稍漂亮一点点。原因在于,当有意识的审视自己时,为了掩盖缺点、取悦自我,会表现出更讨喜的表情。可见,充满爱意的注视,胜过一切整容师。丑陋,未必是因为心性,而是因为被世界忽略。一个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人看见。 7、什么是“滑梯效应”? 很多幼儿园都有“滑梯”这种孩子娱乐设施,孩子们对滑梯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们从滑梯上面往下滑的一瞬间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其实,滑梯的设计者原来主要目的是锻炼孩子们的体能,也就是让孩子从滑梯下面攀登到滑梯上面的这么一个锻炼身体的过程。所以滑梯的设计者借助于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达到了孩子们锻炼身体的目的,这就是“滑梯效应”。 兴趣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人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同样,学生各科学习成绩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对各科的学习兴趣。“滑梯效应”对我们教师的启发是:只要把兴趣和学习结合起来,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教师要时刻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8、案例:随机应变的教育技巧——有位教师上作文指导课,准备让学生自由命题写一件小事。正当她板书时,讲台柜里跳出一只青蛙,把她吓了一跳,顿时课堂秩序哗然。但这位教师随即镇定下来,平静地讲述青蛙捕虫的本领、保护青蛙的意义。她的一番话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一位学生当即红着脸举手承认错误。于是,她要求学生以一场风波为题记叙这件事。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上,该教师所表现的教学机智收到了良好效果:既没有影响课堂教学,又使学生受到教育,自己也摆脱了窘境。如果这位教师中断讲课,追究搞恶作剧学生,不仅效果不好,还可能造成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如果这位教师不了了之,则容易助长歪风邪气。可见教师的教学机智决不是“耍滑头”,而是高度的责任感、冷静沉着的性格及对学生深刻爱的具体表现。教师能够运用好教学机智,依赖于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等诸多心理品质。教师的这种教学机智不是天生的东西,而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 9.【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作用】1.表率作用:潜移默化、言传身教。2.平衡作用:缓解母亲的压力和减轻负担。3.权威作用:一般来说,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作用胜过母亲。4.传授作用:父亲会于无形和有形中向孩子传授或渗透社会秩序、规范、准则。5.心理作用:父爱是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支柱。 10.什么是“花盆效应”? 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活环境:首先,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由于人为地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的环境条件,在一段时间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作物和花卉可以长得很好。但是,这些作物和花卉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就经不起温度的变化,更经不起风吹雨打。为此,人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告诉我们班主任:如今的学生很多都是在“花盆式”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没有经历艰难困苦的考验。在“花盆式”的环境中,这些学生或许还能够比较理想地成长,但是一旦离开“花盆式”的环境,他们就有可能在成长上面临各种问题。为此,我们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创造“恶劣”的环境,让学生在其中经受磨难,以便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能够经得起风吹雨打。 11.什么是“安泰效应”? 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是海神波塞冬与地神盖娅所生。他力大无穷,无往不胜。因为他在战斗无力时,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无穷的力量而继续作战,直至打败对手。但对手也发现了他的这个致命的弱点,也就是离开了大地就不能力大无穷,无往不胜。于是对手诱使他离开了大地,并在空中杀死了他。为此,人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安泰效应”。 “安泰效应”告诉我们班主任:个人是不能离开集体的,否则将一事无成。学生离开了班集体,生活学习会因孤立无助而事倍功半;班主任离开了学生的拥护和支持,能力再强也会马上变得软弱无力和孤掌难鸣。因此,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学生都要学会依靠集体,也就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为人人”才有可能“人人为我”,离开了集体也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能力再强的人也将会有失败的时候。 12.什么是“斑马效应”? 对于一匹斑马的颜色,张三可以说这匹斑马原来是白马,是白马身上有了黑色的斑纹;李四则可以说这匹斑马原来是黑马,是黑马身上有了白色的斑纹。对此,人们很难说谁对谁非,这就是“斑马效应”。“斑马效应”揭示了这么一个道理:对于同样一个问题,由于角度不同或价值观不同,人们彼此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道理:以前有位先生教了两个学生,他对一个非常喜欢,对另一个非常讨厌。一天,两个学生都拿着书本睡着了,老先生朝着自己厌恶的学生抽了一巴掌,教训说:“看看你,一拿起书本就睡觉。你看看人家,睡着了还拿着书本!”两个学生都拿着书本睡着了,一样的情况却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难怪有一句成语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当代的学生处于多元观念和价值观碰撞时期,这就导致他们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尤其对新鲜事物接受快,对不同的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因此,我们教师对当代的学生不仅要多一些宽容,而且要多一些引导,尤其是当他们与我们教师对各种社会现象或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时,要采取心平气和的态度进行讨论和交流,以便达到师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13.什么是“贝尔纳效应”? 有人出重奖征题目答案:如果法国的最大博物馆浮宫失火,许多名画价值连城,但只能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是抢最昂贵的名画,还是抢其它的什么名画?法国作家贝尔纳的回答是: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名画。贝尔纳因此得奖。为此,人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贝尔纳效应”。 “贝尔纳效应”告诉我们班主任:要成功就要找到最容易获得成功的目标。多数学生从小都有人生成功的目标,而要使学生实现成功,班主任就要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条件和特点,并帮助他们各自找出最容易获得成功的目标。务必记住:帮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应该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 14.什么是“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顾客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的选择和判断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选择和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选择和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选择和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和判断,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选择和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和“判断”,就等于无法选择和判断,就等于扼杀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去,我们教师在向学生出示各类作业或考试题目时,其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这其实既不符合实际也无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专家认为,作业或考试题目的答案允许有一定的模糊度,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大的选择和判断余地,还可以激发创新的兴趣。毫无疑问,我们教师如果都像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那样不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判断余地,学生将来能够有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吗? 15.什么是“亨利效应”? 有一位叫亨利的美国青年,三十多岁了仍一事无成,他整天在唉声叹气中度日。一天,他的一位好友告诉他:“我看到一份杂志里面讲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美国,这个私生子又生了一个儿子,他的全部特点跟你一样:个子很矮,讲的也是一口带法国口音的英语……”亨利半信半疑,但当他拿起那本杂志琢磨半天后,终于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仑的孙子。此后,亨利完全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凭着他是拿破仑孙子的信念,三年后,他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后来,他请人调查他的身世,才知道他并不是拿破仑的孙子,但他说:“现在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个成功的秘诀:当我相信时,它就会发生。”为此,人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亨利效应”。 “亨利效应”告诉我们班主任:对于每个人来说,外人的评价对自我认识的形成至关重要;也可以这么说,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自己的成长很重要,正如有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所说的:“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因此,教师应该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学生的成长,并及时强化学生的成功,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16.什么是“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演讲很好,准备掏出钱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仍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讲,他就从盘中拿走了十美元。为此,人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班主任: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人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班主任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例如班主任对后进生的教育不能没完没了地批评,因为从心理角度上讲,后进生第一次挨批评时,其厌烦心理并不太大,但是当他们在第二次再挨批评时,往往会使厌烦度倍增,如果再来第三次、第四次的批评……那么批评的累加效应就会更大,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17.什么是“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也称“边际递减效应”或“边际效益递减效应”,它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说“人们从获得单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会随着所获得物品的增加而减少。”也就是说越是需要的东西,得到后越有满足感和幸福感;但随着需要程度减弱,再得到同样的东西,其满足感和幸福感就会减弱。这就犹如在生活中“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关于“边际效应”可以用一个最通俗的例子来说明:当一个人很饿的时候吃一个包子,他感到很有满足感和幸福感;当他吃第二个包子时,其满足感和幸福感就有所下降;当他再吃第三个包子、第四个包子时,其满足感和幸福感就会依次递减;当他吃饱后还要他吃,他不仅不会有满足感和幸福感,甚至会有厌烦感。 毫无疑问,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但是我们不少教师在对待热爱学生问题上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偏爱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厌烦一些学习差的学生。其实,这些学习好的学生因平时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已经对这种关爱产生了“迟钝感”,很难产生万分感激之情, 这正是“边际效应”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而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因平时得到的关爱不是很多,甚至没有得到关爱,如果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遇到难题的时候,能够得到我们教师的关爱,哪怕是一点点的关爱,他们都会感激万分,甚至会成为今后不断进步的转折点。所以,我们教师不仅对学习好的学生要注重“锦上添花的爱”,对学习差的学生更要注重“雪中送炭的爱”。 18.什么是“手套效应”? 美国有一位叫麦克的男孩同许多同龄人一起接受垒球训练。一天,教练叫队员排成一行,练习击球。别人都击得很好,惟独麦克总是不能击中目标。其他的孩子开始议论说:“麦克不是打垒球的材料。”麦克非常懊恼,向教练提出离开垒球队的请求。教练对他说:“我认为你并非不是打垒球的材料,而是手套有问题。”随后,教练给了麦克一副新手套,并鼓励说:“戴上它,你会成为队里最优秀的队员。”果然不出教练所料,麦克最终的确成为了垒球队里最优秀的队员。 对此,人们称之为“手套效应”。麦克之所以成为垒球队里最优秀的队员,似乎是由于神奇的“手套”,其实,“手套”并没有什么魔力,真正产生魔力的是教练在给麦克一副新手套时所说的鼓励话:“你并非不是打垒球的材料”、“你会成为队里最优秀的队员”。于是,麦克在教练的鼓励下产生了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使他通过不屈不挠地努力成为垒球队里最优秀的队员。“手套效应”很形象地告诉我们教师一个道理:人最可贵的心理品质之一就是自信心。一个人有了自信心,就能使自己不屈不挠地攀登上人生的最高峰。而一个人要有自信心,有时是要通过别人的鼓励而树立起来的。不正是教练的鼓励,使麦克产生了自信心吗?务必记住: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是伤害他的自信心,对一个人最大的帮助是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19.“软糖实验”对教师有什么启示? 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的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表现的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来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教师:人的自控能力大小跟人生成功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有的人之所以未能成功,与各自的情商有密切关系;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智商,更要靠情商。情商的要素之一就是人的自控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表现的是人们通过控制自己情绪来提高生活品质的能力,即如何激活自己的潜能,如何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如何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如何使自己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等等。愿我们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加强自己,而且能加强学生情商的培养,从而使每个人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提高自控能力,不断攀登人生高峰。 20.“跳蚤实验”对教师有什么启示? 心理学家将一只跳蚤放进没有盖子的杯子内,结果跳蚤轻而易举地跳出了杯子。紧接着,心理学家用一块玻璃盖住杯子,于是,跳蚤每次往上跳时,都因撞到这块玻璃而跳不出去。过了一些时候,心理学家把这块玻璃拿掉,结果跳蚤再也不愿意跳了,自然也就没有跳出杯子。 这个“跳蚤实验”对我们教师有很大的启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也和跳蚤一样有类似之处: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而没有达到预定学习目标时,便灰心丧气,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永远达不到预定学习目标,于是忽视自身潜能的激发和外界条件的改变,并放弃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努力,久而久之,将自己套在失败的经验中爬不出来,以致最终一事无成,白白耗费一生。记得有句哲语说得很精彩:“有些人一遇到挫折就轻易地放弃,结果往往是在距离金子三英寸的地方停了下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懂得这个道理: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是能不屈不挠地去实现预定目标,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永不放弃。 21.什么是“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于是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为此,人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瓦拉赫效应”。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班主任: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项和智慧的弱项。为此,我们班主任要和课任教师一起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智慧的强项,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各自智慧的强项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惟有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取得惊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