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世外桃源:一个女人,一辈子的绣花针

2017-12-11  本文已影响24人  匠客街

漫步姑苏小镇,

吴侬软语,温润动听,

桥水悠扬,细腻绵长,

昆曲评弹,行腔婉转,

江南水乡韵味生而复发。

顾洪菊

苏绣第四代传人,

现任绣玲珑刺绣艺术馆馆长,

就出生在这个细腻温润的江南小镇,

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苏绣绣娘。

在有“小苏州”之称的吴县,

家家都以刺绣为生。

顾洪菊从小耳濡目染,

五岁便开始学习穿针引线。

这个平时快人快语、

做事雷厉风行的女子,

在刺绣时可不是个急性子。

我很享受刺绣的过程,

经常一绣就是一整天。”

画师手中笔,绣娘手上线。

画师用笔摹山河,

绣娘以线绣万国。

画师随手一笔,

绣娘就要一针一线绕上千万遍。

苏绣本就是个精细活儿,

本线达百种以上,

每类颜色从浅到深又有几十种。

一件作品经常多达千百种颜色。

一般小幅作品要绣上三五个月

大幅作品有时要多人合作绣上两三年。

绣玲珑的特色作品中,

最值得一提的是

绣玲珑与世界吉尼斯纪录之最、

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篆字第十四代传承人

王洪军大师合作的苏绣版《梅花篆字》,

这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苏绣珍藏品。

一个微小的花纹,

需要一针一针的绕啊绕啊无数次,

才能成就苏绣的精致。

一针一线里,

也有绣娘心里的江南山水。

“不同的人绣相同的东西,

绣不出一模一样;

同一个人,不同心境下,

绣出的作品也不尽相同。

刺绣就是修行,一针一线的交织

就是砥砺心性、了解自我的过程。

要成为匠人,

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繁华热闹,

你永远都得心静如水。

顾洪菊这一静就是40年。

从绣娘到馆长,

从生意到情怀。

苏绣这门传统手工艺,

如何更好的传承下去。”

是当下她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着

“感恩自然万物,弘扬苏邦文化”的宗旨,

她先后培训和组建了

300多位精英绣娘制作基地,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

苏绣的传承与推广依然举步维艰。

对于未来,

顾洪菊将把更多精力放在

客户个性化定制、

互联网+ 以及苏绣国际化上,

在推动苏绣文化及民族工艺发展的同时,

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回馈乡土。

一个女人,

一根绣花针,

一辈子的坚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