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有意思的文章笔耕不辍

【每日论语201】泰伯篇第十六则

2016-04-03  本文已影响520人  弘丹

弘丹参考的是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泰伯篇第十六则。

1、原文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2、译文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粗狂而不爽直,颟顸而不忠厚,愚悫而不可信靠,这样的人我真不晓得他了。”

吾不知之矣:此为深绝之之辞。人之气质不齐,有美常兼有病,而有病亦兼有美。学问之功,贵能增其美而释其病,以期为一完人。一任乎天,则瑕瑜终不相掩。然苟具天真,终可以常情测之。今则仅见其病,不见其美,此非天之生人乃尔,盖习乎下流而天真已失。此等人不惟无可培育,抑亦不可测知,此孔子所以深绝之。

傅佩荣注解

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爽,愚昧而不忠厚,无能而不守信。这种人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

孔子提到的三组相对的不良表现,原本是不易并存的,现在却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所以让他觉得莫名其妙。

通常,狂妄的人比较直爽,愚昧的人比较忠厚,无能的人不会耍花样,也就比较守信。但孔子的时代却已不一样了,这些人既狂妄又爱勾心斗角,既愚昧又不忠厚老实,既无能又不守信,也难怪他会感叹不已。

人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若是不知修养及改正缺点,则优点将被缺点所遮蔽,这就是人生的困境。孔子的类似感叹,还可参考【17.16】。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上天生人是各种各样的,有禀赋超常的人、也有资质一般的人。“狂”是不谦逊、“恫”是无知、“悾悾”是无能,拥有这些不足的人,如果有自知之明,还不至于一无是处。但是狂放还不能做到直接,就有弯弯曲曲的小心思;无知还不能做到温厚,就会自以为智慧肆意评论别人;无能还不能做到诚信守诺,就会做不成任何事情、让所有人失望。对于这样的人,孔子说“我不了解”,也就表达不赞同的意思。普通人都有缺点,有而不自知、不知扬长避短,就会变成大家都厌弃的人。

4、弘丹学习心得

钱穆先生在注解中说到,孔子说的这三种人,应该不是天生如此的,是后天习得了下流的习性,才会如此。

傅佩荣先生也一直说到“人性向善”,不是说“人性本善”,这个“向”字是动态的,“人性向善”,人本来是应该向着“善”的方向发展的,但也会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偏离了正道。

最近在看李笑来的《新生》,他在文中说到:一切都是学识决定的。很多人只不过是没有学会学习的结果。孔子提到的这三类人,也是因为没有学会学习的结果。很多人都以为自己会学习,其实并不一定。

李笑来在文中讲到,所有人都有进步的可能,只不过是有没有放弃而已,若不放弃,那最多是进步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其实,孔子说到的这三类人,也是可以进步的,只是看他们愿不愿意罢了。

以下是李笑来解释的五宗“原罪”,觉得读完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傲慢是因为认为别人不可能进步,以为自己的优势永存;

嫉妒是因为认为自己不可能进步,以为他人的优势永存;

懒惰是因为相信自己不可能进步,所以干脆放弃,一了百了;

暴怒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可以进步,所以弱者永远患得患失、永远输不起、吃不起亏;所以强者一旦发现自己的地位可能被动摇就自然而然地勃然大怒;

贪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进步效果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可能出现的复利曲线,所以才生成的不切实际的欲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