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枷锁是对自由的误解

2020-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夏一哂

老夏:

马塞尔说过一句很有启发性的话,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你拥有的越多,你所是的就越少。”为什么?譬如我有很多东西,但是我是谁呢?我恐怕没有什么时间或机会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因为我都把自我消耗到去取得我所拥有的东西,结果根本没有认真去面对真正的自我,也没有让真正的自我活出来。所以“有”与“是”经常是互相消长的关系,此消则彼长。一个人有的越多,他可能更不容易知道自己是谁了。

再进一步,马塞尔还提出“拥有就是被拥有”这样的观念。一个人拥有的东西越多,他也越不自由,他也被他所拥有的东西所拥有。

蔭權:

哲学讲的辩证,物理讲的反作用力

蔭權:

忒简单

老夏:

我被马塞尔迷住了[愉快]

蔭權:

@老夏 着相了

老夏:

没有,没有,我觉得人生分野在于是寻找枷锁,还是自由,但这种分野仅仅是因为枷锁具有欺骗性,就如卢梭所说:“人们奔向枷锁,却以为它们可以确保自由。”所以在《社会契约论》开篇就是诸位耳熟能详,但经常误解的话语”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

000:

没有绝对的自由,有的也是心甘情愿的枷锁

老夏:

哪有心甘情愿,不过是一时的自欺欺人

蔭權:

自由是人人都向往的

000:

@老夏 不完全对

老唐:

自由有什么好的呢?[偷笑]

老夏:

[愉快]

000:

家庭是单身的枷锁,但我们多数还是选择家庭

老夏:

自由就是成为自己

蔭權:

自由在初始,那就是真正的自由,

老夏:

蔭權:

反之,在戴了枷锁之后,那就没法完全自由

蔭權:

心有所属,怎么自由哇

老夏:

家庭只是手段,可以成为枷锁,也可以成为通往自由的一种法门

蔭權:

坦率的说,自由都是迷失在欲望里

老夏:

就如创业,可以成为拖累和地狱,也可当做成为自由的修习

老夏: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蔭權:

那么完完全全的无欲无求,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老夏:

不是,懂得自由的欲望反而会是更强烈,更大胆和更真实的欲望

蔭權:

好几年前吧,看过一个终南隐士的故事,

蔭權:

后来咋样了,又回去俗世了

老夏:

那种避世的修行往往是通往心魔的道路

蔭權:

大隐隐于市

老夏:

觉知者绝不把欲望当做敌人和罪恶。有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叫“不要想白熊”。比如我要求你在接下来的十分钟内想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想一只白色的熊 —— 你一定会忍不住去想白熊,我还不如不提呢。晚明的文人雅士一方面颂念”存天理灭人欲”,一方面却发展出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叹为观止生活美学,而其内涵恰恰是他们所鄙视的奇技淫巧。所以对欲望的管理不是把欲望当做罪恶,而是坦荡视之。

老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论谁对错,唯有杜康[呲牙]

老夏:

欲望也是一种手段,是成为枷锁最佳拍档,还是成为获得觉知力的训练沙袋

老夏:

我的欲望像美丽长江水一样赤裸裸的流淌,心中无碍

蔭權:

那要这么说,枷锁也是手段

蔭權:

万法归宗

老夏:

枷锁是对自由的误解

老夏:

唯心所造的地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