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2022,我依旧劝你少看短视频|保持清醒
首发于公众号【倚千丘】——一个心理学专业,能帮你清除心理垃圾,减少精神内耗,并助你过得越来越好的心理作家。
没想到,都2022了。
我心目中头号恶心的软件,还是抖音。
即使身边人都在用,即使他们经常讨论网红大V又发了什么内容。
但我还是不想下载,不想打开,甚至看到就离开。
即使自己尝试过用,也很快把它丢一边,让自己立刻忘怀。
为什么?
因为我真觉得,在这种东西上浪费时间,真的太蠢了!
我这么说,不是为了抬杠,不是为了标新立异。
更不是为了彰显自己是“鹤立鸡群”,觉得自己和周围这些“鸡”都不一样。
我甚至觉得,大家都是一样的“鸡”,就算你长成“河马”那样,我也觉得你和我都只是“鸡”,没什么不同。
(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去琢磨一下《道德经》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此处不展开论述。)
我只是从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出发,真心地觉得:
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这种短视频上,不会对人们有任何帮助。
(1)短视频的形式,决定了它没有多少营养。
我从来不反对视频的出现,更不反对短视频的出现。
因为它们都只是时代的产物,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诞生的产物。
它们从来没有什么好和坏,只是具有不同的特征而已。
但是,相对于长视频,短视频的特征更为简单粗暴,就是“短”。
因为这个“短”,就决定了它:不受欢迎,立刻被弃。
为什么?
因为一眼就看光了,再琢磨也琢磨不出什么花。
于是,为了受欢迎,为了盈利,
创作短视频的人必须认真琢磨一个问题:
怎么能在短时间内,把大家的关注点引到自己身上?
这,就决定了:它的内容不是从问题出发,而是从看的人出发。
也就是说,短视频创造的根本目的,不是给你提供营养,而是为了搞定你,给它营养。
怎么搞定你呢?
或说,怎么搞定千千万万个“你”呢?
很简单,从共性出发。
这么多“你”,都只是人。
是人,就有人性。
人性是什么?
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爱自己的生命,求生存,趋利避害。
(关于这点,可以去看《保持清醒-010》,我已经做了详细说明。)
那趋利避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当然是追求快乐,远离危险。
既如此,那创作者就只需要琢磨“如何让你快乐”,“如何让你觉得你远离了危险”就好了。
他们会从这些点出发:性、吃、懒、贪、躺、胜、惧。
然后,创作出这样的内容:
“如何3分钟成为超级演说家”;
“教你21天成为投资天才”;
“再不报名,你的孩子就上不了清华”;
“再不买房,你就被孩子赶出家了”;
“据说这个女人迷倒了半条长江”......
卖课的,让你立刻买;
博流量的,让你立刻看。
反正不管怎么样,你就是他们的韭菜,注定成为他们的餐。
那这样,他们完成了业绩,你们要么收获了一秒的快乐,要么被激起心底的恐惧。
然后,通过算法,不断地给你推送类似的内容,让你看了一遍又一遍。
永远循环,永远沉浸,然后永远被收割。
然后,你可能会买了一堆“速成的课”,结果丢在一边,看都不看。
接着,继续买,继续不看。
为什么?
因为相对于看短视频,上课真的太久,太累了。
还不如刷刷手机,看看短视频,来得快乐。
那你说,这对你有什么助益吗?
(2)长期看短视频,只会让你越来越难快乐。
当你的大脑长期被短视频内容所取悦,你的生活不仅不会被快乐填满,还会越来越难快乐。
为什么?因为你的大脑快乐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对以往自己快乐的事再感到快乐了。
就比如说,小的时候因为对外界没有太多的期待,所以一场雪能让你快乐,一个小玩具能让你快乐,一件新衣服能让你快乐。
可是,长大后,经历的事情多了,同样的东西见了,你的大脑就会觉得这些东西也没什么特别的。
你已经熟悉了它们的结构,明白了它们的规律,即使它们再出现也无法给自己带来新鲜感。
这样,面对同样的内容,你的大脑就会感觉很疲惫,根本没有心思应对。
只会觉得“有就有了,又不是没有过,有什么惊奇的”,然后就会陷入沉闷当中,寻求其它你没见过的东西能带给你快乐。
同理,短视频也一样。
当你每天耗费大量的时间刷短视频,你的大脑就会不断地被重复刺激。
比如:
第一次看到独特的内容,哈哈哈,好看。
第二次看到类似的内容,哈哈哈,和前面的差不多。
第三次看到类似的内容,嗯,已经看过。
第四次看到类似的内容,怎么又是这个?
然后,你越刷就会越厌烦,越厌烦就会越刷,结果就是更加不快乐。
等到哪天,你忍不下去了,你就会想着去干别的能让你快乐的事。
可是别的事情的快乐来得没有短视频快啊,你的大脑就会习惯性地说:“那还是短视频的好。”
于是,你又回去刷短视频,因为这已经形成了你的习惯了,你很难改了。
就这样,你的人生里充满了不快乐,可你也不知道怎么快乐起来,所以你也只会不断地重复,再重复。
然后,陷入“不快乐-消除快乐-不快乐”的循环里,难以自拔。
(3)如何培养重新获取快乐的能力?回到信息上。
你要知道:短视频之所以受欢迎,那是因为它直接把信息摆在你眼前,而且是以你喜欢的方式呈现。
但这种“你喜欢的方式”,是被人精心琢磨后,形成的。
它不用你思考,不用你琢磨,只要看一眼,就感觉快乐。
也就是它的表现形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但是,你要知道,让你快乐的,不是它的表现形式,
而是这种表现形式,和这个信息结合后的整体呈现。
这表现形式只是工具,真正让你感兴趣的是这类信息和内容。
那既然让你真正感兴趣的,是这类信息。
你为什么不直接关注信息本身?
被加工过的信息,它的重点,会被加工信息的人所影响,甚至带跑偏。
我们会看到网上很多新闻出现反转再反转,就是因为信息,被人严格筛选后暴露,被人严格控制和选择。
那你为什么不试着去找这些信息的出处和源头,去自主思考这背后的逻辑和关系呢?
当你自己尝试去理解甚至拆分这些信息,并进一步琢磨之后。
你就会发现:“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原来他们是在这个点上发生了分歧”,“原来解决这件事的关键点在这”,“原来是这个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就这样,你的大脑不仅仅开始关注这件事能带给你的快乐,还在开始动脑筋,开始创造“自主思考并得出结论的‘快乐’”了!
你的大脑,终于活过来了。
然后,你就可以逐渐开始回归到事件本身,回归到理性本身,回归到“自己获得快乐的能力”本身。
这不比等着别人控制自己,喂给自己垃圾一样的碎片信息要好得多吗?
(4)如果一时间改变不了对视频信息的依赖怎么办?培养对长内容的兴趣。
相对于短视频,长视频的创造更需要前后连贯,就算是卡点节奏,也需要契合整首歌,整个主题来创作。
所以如果平时太过依赖短视频来获取快乐,倒不如试试培养对长内容的兴趣,具体方法如下:
一、对短视频感兴趣的,逐渐减少看短视频的时间,转向感兴趣的优质长视频内容。
一个人想要在短期内改变一个习惯,是很困难的。
如果一下子压制,可能会让自己更觉得反抗,然后更想去延续这个习惯。
这个时候,不妨试试逐步减少的方法,让自己的大脑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就比如说,你平时睡前都会花2个小时看抖音,那你就先试试今天只花一个半小时。
省下的半个小时,你看看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解说视频,内容拆解视频,或者是简单的新闻播报。
主要目的,就是先让自己的头脑要么跟着别人的思考逻辑走,学着去琢磨别人思考的逻辑。
要么就是让自己关注未严重加工过的信息,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自己,而不是被带跑偏。
这样,你就可以逐渐培养起自主思考的习惯。
二、对视频形式感兴趣的,可以逐渐转看电影,并逐步向书面故事转移。
如果你是对视频的形式感兴趣,那你感兴趣的其实是视频给你的沉浸式体验。
只是短视频的内容比较短,决定了它从开始就决定了给你你想要的。
那你不妨试试转向微电影、电影或者小说这样也具有同样的沉浸式体验的内容。
先提高自己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再逐步筛选出自己觉得有营养的内容,进行长期关注。
三、对资讯本身感兴趣的,逐步培养看源头新闻、看分析长文的习惯。
如果对资讯本身感兴趣,那你感兴趣的其实是资讯带给你“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那你不妨从资讯本身出发,自己去挖掘相应的新闻播报,看看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
如果自己看了还想不明白,就去看看相关主题的长文分析。
即使这种分析长文写得再烂,它的主题也是紧扣的,起码表面的逻辑不能分散。
那这样的话,即使看到的内容再扯淡,你也能逐渐培养起自主思考逻辑和框架,有助于你进一步学习。
当然了,想要培养自己对优质内容的兴趣,还有很多其它的办法。
运动,手工,社交,辩论等,都可以提高你的精神状态,提高自己对优质内容的需求。
短视频只是一种形式,不代表它不能传播优质内容。
但依照当下的情况来看,想要通过短视频获取优质内容,还是比较困难。
那这样的话,让自己的头脑不被垃圾信息填满的办法,就是先远离这些集中了大量无用资讯的表现形式。
先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够从信息中快速区分无用信息与优质信息的能力,然后再来观看。
毕竟,人使用工具,是智慧;被工具使用,是愚昧。
首发于公众号【倚千丘】——一个心理学专业,能帮你清除心理垃圾,减少精神内耗,并助你过得越来越好的心理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