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长的地方】捡田螺
上小学的时候从不会找家里要钱,要了也不给,因为没有钱,那时候的农村出去打工的大部分是初中没读完就外出学手艺,女的做裁缝,男的做木匠,还很盛行,一到年底就有人鼓吹哪家女儿今年做裁缝赚了一万多。不过那时候的一万多还是很值钱的,穷得上不了学的人家就把儿子女儿送出去务工,也有读书读不进去的自己主动放弃上学,好多还是未成年,而父辈们大部分就在家种田,很少有外出打工的,那时候还要交粮食税,我经常坐在父亲的推车上去还粮,车上一边放着粮食,一边就是坐着我。
读小学村里伙伴们都有一份自己的收入,捡田螺,一斤三毛钱,最高价时候一斤五毛钱,不过这只是在稻田种水稻的时候才能捡得到。
下午一放学,我们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回家,而是拿着准备好的塑料袋一溜烟跑到田野间捡田螺,生怕迟到一分钟就被别人捡走了,捡田螺一般都是三五成群,这块田里两个人,那块田里三个人,有的田里螺丝多的时候大家嘴里一边说着“这里好多”一边在泥巴里奔跑,好不快活,你追我赶,谁也不想落后谁。落日的余辉温暖了乡间的树林,夕阳倒映在稻田的水波中光芒万丈,天黑了,一群孩子们背着书包,手上拎着战利品沿着回家的路慢悠悠。
田螺(螺丝)的生命力是强壮的,泥巴和水二选一就能生存下来,泥巴环境下它喜欢吐个舌头,有时还调皮地吐几个泡泡。你一靠近它它就会本能地收回了它的头,只看得见一层黑盔甲。生活在池塘里的螺丝就要经受住敌人的攻击了,其中最让我害怕的就是蚂蟥(吸血虫),我是不敢去池塘里摸螺丝的,因为我见过我的奶奶在池塘里掏螺丝的时候腿上扒着好几条蚂蟥,一旦被它叮咬上,你的腿就会血流不止,池塘里生长的螺丝仔细看身上会有许多即将成形的蚂蟥,看到蚂蟥我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打哆嗦。
说来有趣,我们学校附件百米远有一户人家是专门收购螺丝的,收购螺丝的老板还是我一个同班同学他爸,老板名叫西儿,尽管都是父辈一代的人了,可我们从不会喊叔叔啥的,背后一口一口西儿的叫,因为他称的螺丝重量和我们在家称的重量总会有出入,不会多,只会少,时间长了,我们也不会去计较啥,每次卖个五毛钱、一块钱的就已满心欢喜了。
钱一到手,就在学校门口小卖铺各种买了,辣条呀、脆脆面呀,辣椒糖、唐僧粉、猪八戒肉......
也许是通过自己劳动得来的欣喜,也许是这些零食味道极佳,张开嘴的那一刻,山间的树是摇晃的,河里的鱼儿是静止不动的,稻田里泥巴的味道是芬芳的,草丛里的花朵是笑脸相迎的。我们捡的不仅是田螺,更是一种对生活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