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相忘 第七章 (之四)

2023-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冬天里的大懒猫

胡秀华已经快熬到退休年龄,在这样的年纪,一件小事,居然能够改变自命运,这个话固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才会相信。她太缺钱了,女儿是一点指望也没有,丈夫更是不能给她花钱。她的牙齿自幼就不好,还不到五十岁就已经七零八落,急需镶牙了。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叶兰生突然间找到她,说是,胡姐,有个事情你能不能帮忙?原来他的朋友王老板,已经把整个店面盘下,两人合伙开了一家中医诊所。胡秀华想,这个工作还可以,不太累,就是远点儿,远点就远点吧,也省得待在家里总吵架。

过了几天,胡秀华就到诊所上班了。原本破旧的小楼已经整修一新,招牌是泽兰中医诊所,很文雅的字号。里面有四五个中医轮流坐诊,胡秀华就是药房管理员,屋里还有个伙计。王老板交待她,胡姐,不着急,你慢慢学慢慢练,照方抓药只要不出错就行。

中药房很大,大致有四五十平米,分为里外套间。外间的三面墙边,立着几架高高的药斗子,从地板一直顶到天花板,上面有好多好多个装着铜拉手的小抽屉,每一个抽屉上面贴着几个小纸条,写着药名。屋子的中间放着一张很大的,不锈钢台面的调剂台,台面上整整齐齐摆放着戥子,包装纸,铜捣缸,算盘,纸笔。里间有两个大柜子面对面,一个存放贵重药材,另一个更加要紧,存放着有毒中药。中间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摆着药罗和研钵一类的工具。

药房的人员只有三个。李先生,六七十岁的瘦高老头,说话慢条斯理的。不过李先生岁数大了,精力不济,总想离开此地,回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架不住王老板一再挽留,只得答应,培养一个接班人再离开。小刘,原本是勤杂工,王老板看他老实,勤快,就让他进了药房重地。王老板寻思着,看看小刘能不能担当重任,但是李先生觉得他差点意思。至于胡姐的岁数和身体,本来不太看好,人倒是很可靠,李先生说,不如就试试吧。

胡秀华也是要强的性子,想着一辈子不受人待见,偏要干出个样子给大伙儿看看,也是扬眉吐气。抓药的工作,不但人命关天,而且细致繁琐,认真负责最要紧,毛手毛脚,心浮气躁是绝对干不来的。说来也怪,胡秀华原本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现在居然判若两人,也许是得到了尊重和信任,或者是药房的氛围,使人变得安静沉稳,从容内敛。

在这里工作,胡秀华不禁常常回想起她在上海,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期,那段已经成了碎片的记忆,她既不能彻底忘掉,也无法拼凑完整。他们家住在永嘉路一栋四层楼房里,胡家住在二楼,还有十几家邻居。除了胡家,其他人都是各行各业的劳苦大众。胡家老大老二已经工作,夫妻和四个未成年子女住在两间屋子里,厨房和厕所都是公用的。这样的居住环境,就好像是一大家子人,谁家也别想有一丁点儿秘密,无论好事还是坏事,永远都是长了腿的。

胡秀华不懂得也不明白,家庭是什么,父母是什么,夫妻是什么,兄弟姐妹又是什么,她又是谁。因为大家都不喜欢她,仿佛其他人是一家人,她只是自己一个人。家里无论有什么事情,都是别人热热闹闹地谈论,跟她没关系。就连用学生证可以买到的衣物和食品,都被妈妈一句,家里没钱,你应该懂事,让给弟弟,你可以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倒是有几个邻居老太太看不过去,有时候关心一下,问问家里厢,胡家姆妈哪能这个样子,让她帮忙买小菜,打开水,汰衣裳。她们偶尔给几分钱或者一点吃食,衣物什么的,嘱咐小姑娘,千万不要让家里大人知道。她经常穿着三哥的衣服,男不男女不女,弄堂里厢那些淘气的孩子都嘲笑她,说她是憨豆,赤膊佣,不要睬伊。

小小年纪,她已经会做很多事情,挖野菜,织渔网,养兔子,种烟叶。妈妈患有肺病不能工作,爸爸早已买不起卷烟,只能抽烟叶,经常打发她去买毛边纸。毛边纸不是写字画画用的吗,为什么抽烟也用它?江南的冬天阴冷,也没有供暖,她没有棉鞋,就去各处去捡一些邻别人扔掉的毛线头织袜子。母亲喊她,秀华,冲开水!她幻想着,将来要是嫁给农民,到浦东乡下过日子也不错。

她最温暖的记忆,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医院里。说起来没有人会相信,她是干部子女,却一直体弱多病,没有钱吃饱穿暖,但是可以免费看病。家里只有两盏瓦数很小的灯泡,胡朝阳的说法是为国家节约用电,但是几个子女先后戴上眼镜了,别人就说,胡家的近视眼是遗传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