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市

从北京到新加坡,我无处安放的乡愁

2016-08-26  本文已影响19人  杜鹍

这两天托人从家带了包裹,打开的一瞬间,我想家了。在潮湿粘腻的热带海风的空隙中,我闻到了春天的味道,北京的味道,家的味道。

从北京到新加坡,我无处安放的乡愁

以前,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北京的春天,杨絮满天、沙尘漫天、气候干燥、病毒肆虐。幸好它来的短,我才踉跄地坚持了30年。

1.

沙尘暴击溃了我两次。一次是初三的植树节,够应景的,迎着漫天黄沙种树的动力瞬间加倍。回家骑自行车走到长安商场门口,低头一看衣服我就傻了,我的黄外套呢?谁给换成灰的了!到家一开门我妈真以为是兵马俑出土了。还一次是高中体育会考在北京四中大操场。我最害怕跑800米,结果那天沙尘暴一来整得天是黑的,教室里的灯是紫的,我瞬间觉得这就是世界末日了。两圈跑下来肚子里又堆了不少土。所以,北京现在的环境真是好很多了,估计我们当年栽的树发挥作用了。

从北京到新加坡,我无处安放的乡愁

2.

上小学的时候特别迷恋夏天的味道。小时候的夏天好像特别得安静,安静到恨不得能听清多少只知了在叫。小时候的太阳好像特别得刺眼,眼睛眯着眯着就再也长不大了。夏天的空气中有一种甜甜的香味,那是槐花香;夏天的槐树下有一种讨厌的生物,那是吊死鬼儿;夏天的吊死鬼儿下有一个不敢睁眼的小黄帽,那就是我。

从北京到新加坡,我无处安放的乡愁 现在,我讨厌夏天,向往春天和秋天。在常年炎夏的新加坡,当四季变为一季,当必须看日历才能知道现在是几月,时间似乎悄然定格,时光似乎不再流逝。当再也感受不到春天万物复苏时的怀春心思、夏天蝉声阵阵时的烦躁不安、秋天满地黄叶时的忧郁感伤、冬天白雪覆盖时的宽广抒怀,才发现四季的交替原来就是生活的节奏和色彩。想想已经有两三年没有在北京度春了。院里的玉兰、路边的迎春,还有玉渊潭的樱花依旧肆意奔放地开着,丝毫不在意少了一个赏花之人。

3.

感谢google给想家的人设计了一款应用——google maps。想家的时候,我就打开这个神器,不断放大、放大,直至看到我家那三角形的房子的轮廓。知道是假的,可是还在拼命使劲儿地看我爸的车是不是又违规停在路边了,看我妈的自行车有没有放在车棚的固定位置,看门口传达室里是不是又有我的快递了…可劲儿地看,看到眼睛流泪了。

4.

另一个缓解思乡情绪的神器就是——看《我爱我家》,120集翻过来调过去看了二十多年。现在已经不把它当喜剧看,有事没事就开着当背景音,佯装自己是在北京,不为别的,就图个踏实。它就像个不用充电的充电宝,随时都在那儿,在我没电的时候把我激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姆们姆们姆们!”~

戏开播的时候我才上三年级,已经完全没印象了。有印象的是,初中的时候我爸买了一整套vcd,每天吃饭的时候看几集,好像从来就没烦过。也感谢这部戏,缓解了我多年害怕开学的“周日下午综合症”。这么多年以后,我已身处异国,再次想起打开它,看到这一幕幕,激动得都不会哭了。

从北京到新加坡,我无处安放的乡愁

面的!对于面的的记忆早就模糊了,甚至已经记不清我到底有没有坐过。但有些回忆——我称之为“光阴的记忆”——就是这样,埋得太深了,细节也模糊了,一个偶然被勾起来,带出来的是一连串的日子和情怀。

从北京到新加坡,我无处安放的乡愁 复兴门桥!高中三年骑自行车上下学的必经路线。这座桥是我心目中划分东边和西边的重要标志。直到前两年,百盛以西才有了星巴克啊!朋友的孩子经常说,东边的气球比西边的都洋气。住在海淀的群众直接泪奔了⋯⋯ 从北京到新加坡,我无处安放的乡愁

这个白衣女孩!当年我爸非说这女孩的背影特像我,现在看看确实有点,只不过没人家的大长腿。相似的是发型。我们中学是西城出了名的“从后面看分不出男女的学校”,从初一到高三,我的头发都没过过肩。原想高中考出去脱离魔掌,结果生生被评成市三好直接保送了!求我的心理阴影面积啊。

我不是在看剧,我是在恋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