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
很多话都是那种直接击中心灵的感觉。后来有一次我遇到何晶,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何晶跟我讲说,她读完这本书以后,就打算把它当作一生的朋友了。所以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把它当作自己一生的朋友,经常把它放在身边,有什么事就打开看一看。
这本书里边讲的对于佛法的修炼是非常全面的,那我挑选了其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来跟大家分享。第一部分叫作认识苦,首先我们得认识世界的苦,佛陀开始讲法的时候也是从苦开始讲起的,这个有点像什么呢?就是我们讲有一本书叫《高效演讲》,我们讲《高效演讲》的时候,有一个概念叫作坡道,你要对方能够愿意听你讲话,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得给他造一个坡道,让他愿意听这个东西,让他跟你要讲的东西发生关系,这叫坡道。
所以佛陀当年讲法的时候,其实给我们构造了一个特别大的坡道,就是苦。他首先讲苦,苦集灭道是他最先讲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会关注苦,因为这个世界上有特别多的苦等着我们。所以你每天被这些苦折磨,所以你就希望能够知道说苦到底怎么来的,能不能够避免,怎么能够减少,所以首先要从苦开始认识。
佛经上把整个人类的痛苦分成三类,一类叫苦苦,一类叫变苦,一类叫行苦。什么叫苦苦呢?就是我们大家都认为的痛苦,你的手被割破了,苦苦,这很苦,孩子成绩不好或者老人住院了,这就是典型的苦。我们大家每个人都认同的这些事确实是很倒霉的,这叫苦苦。
什么叫变苦呢?变苦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快乐,实际上它的本质还是痛苦,而这个快乐最终会演变成痛苦,这叫变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谈恋爱的时候觉得特别快乐,但是到最后吵架的时候,就会变得特别痛苦,甚至分手更痛苦,这就叫变苦。原来是特别美好的事情到最后会逐渐的变成特别坏的事情,比如说吃冰淇淋这是多么愉快的事,但是慢慢地会变成一身肥肉。它就会变成一种痛苦,所以诸漏皆苦,所有的感受到最后都会演化为痛苦。
第三种苦叫作行苦,什么叫行苦?就是众生陷于轮回当中整个的这种状态所存在的无奈和不圆满,被种种烦恼所束缚的这种细微的痛苦,叫作行苦,所以基本上这三大类痛苦就已经够大的了。
具体而言人间的痛苦又被分成了八种,生、老、病、死,这是不能够逃脱的,然后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这个我们在别的书里边解释过很多次了,所以这次我们不详细的解释了。怨憎会,就是跟你仇恨的那个人这辈子一定会遇到;爱离别,你再爱的人都会跟你分开迟早的事;不欲离,就是你不想发生的事迟早会发生;求不得,你想得到的永远得不到,得到了,就不想要了,这就是人的普遍的特征。
为什么我们要先说痛苦呢?因为堪布告诉我们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起来是一个消极悲观的事,实则不然。为什么呢?对痛苦的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就能够集中精力去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当中。我们是不是拿了大量的时间在愤懑、在生气,在觉得这是为什么要对我这样,我不应该承受这样的东西。当你脑子里边不断的想着这事对你不公平,这事不应该发生,如果没发生该多好的时候,你发现你的大量精力耗费在了不接受痛苦这件事上。
但是当你知道了痛苦的发生是必然的,八苦还有三大类苦就是存在那个地方的,所以当它发生以后,它只是发生了,那么你就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就好,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它就好了,怎么样使得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就怎么样让它发展就好了,而不要纠结在那个情绪当中。这实际上是大幅地减缓了我们的痛苦,因此了解痛苦不是为了让我们逃避它,而是为了我们直面它。你越直面它,痛苦就会变得越简单,而你整天希望它没有发生,它就会拼命纠缠你,会让你变得更加痛苦和纠结。
所以寂天菩萨讲过一句话,说问题如果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如果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这句话现在在互联网上变得很火,实际上它是寂天菩萨曾经讲过的。因此了解痛苦,我们才能够直面它,让它变得更简单,它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第二个主题叫作克服恐惧,为什么我们人会长期的恐惧?这本书里边这句话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他说为什么人们会焦虑和恐惧?焦虑和恐惧的核心就是我们拒绝无常的发生。什么叫无常?这个世界上的事是成、住、坏、灭,它是会不断的变化的。这本书现在在这儿,它过一段时间一定会没有,到最后这本书就消失掉了,这叫坏灭掉。如果你知道这个世界是无常的,你必然会变老,你一定会变得身体越来越糟,你最后一定会长皱纹,会走不动路这是一定的。那么,明知道它一定发生,但你心中拒绝它,你就会焦虑,你就会觉得我很难受,我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安全。
所以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及外部的世界存在着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这个误解是什么呢?叫作知患为实。我们把这个患化的东西当成了一个实在的东西,万事万物都是依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的,因此不具有固有性和恒常性,固有性就是无我,不具有恒常性就是无常。我并没有一个自信叫作樊登,这叫无我,我也未必在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这个叫无常。所以当我们不认识到无我和无常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误认为是无常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是因为那事发生了,这个无常发生了,所以让我觉得好痛苦。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你对于无常的恐惧。
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面对无常,观察它,熟悉它,你才会发现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不是只有自己在衰老,不是只有自己在生病,不是只有你在经历挫折、没有安全感,所有人都一样。因为这个世界整个是无常的,每个人面临的世界是一样的。熟悉无常能够令我们的内心真正放松和开阔,所以克服恐惧的方法是了解无常。
另外一个主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得知道人身难得,佛法特别讲究强调人身难得。什么叫安乐呢?这本书里面讲了什么叫安乐,放下执着就会安乐。那么什么是执着,怎么才算是放下?说到底安乐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自己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这是希阿荣博堪布写的原话。他说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自己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其实痛苦消失就是快乐。如果人们能够像观察自己的皱纹一样去熟悉自己心念活动的话,就不难发现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都带着淡淡的喜悦。
咱们此刻坐在这讲书都带着一种淡淡的喜悦,你躺在你们家的床上听这本书的时候,你早上起来一边刷牙,一边在听这本书的时候,或者你开着车,一路堵车也好、畅通也好,你听着我讲这本书的时候,此刻这种感觉就具备着一种淡淡的喜悦。
如果不把快乐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带给人们的刺激,那么快乐的感觉是可以延长和扩大的,好好体会一下这句话。我们有多少人是把快乐寄托在外部世界,就是我们认为说只有我得到了这个,我才快乐,只有我拥有了什么东西,我才能够快乐,这时候你发现你的快乐真的好少。而且你所拥有的那些东西都是瞬息万变的,它会分分钟就会不一样,你的账户上的钱是会减少的,一会多了、一会少了,你因为它就一会高兴、一会生气,所以你的快乐在不断地消耗。
而事实上如果你的快乐并不建立在外部这些东西上,你此刻坐在这儿就能够体会到那种淡淡的喜悦,这种感觉就叫作轻安,轻安是所有修行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什么叫我执呢?我执就是对自己的执着,认为自己很重要,自己很强大,自己不能够被侵犯。法执是对周遭事物的执着。
所以其实没有一个绝对存在的我,我们耗费了一生精力企图在自己和外界之间砌一道围墙的做法是徒劳的,你总想把自己保护起来,这是徒劳的。而这种徒劳带来的挫败感会让你变得更加不快乐。你发现你尝试了那么多次,你还是会被别人伤害,你尝试了那么多的存款,你用了那么多的保险,你还是会觉得自己不富足不足够,这种挫败感会使得你变得更加不快乐。
所以注意观察你的各种情绪能够帮你安住在负面情绪当中,而不是压制它。对待负面情绪的方法,既不是压制也不是发火把它发出来,这两种方法都会对你的身体产生很大的伤害。你应该安住在这个情绪当中,然后把快乐寄托在向外求持之上,不断地向外追求的东西上,就会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就会越不满足。我认识挺多有钱人的,真的未见得有钱的人就比没钱的人快乐更多。
然后还有一个主题堪布讲到自律,修行其实不是去追求神秘的体验或者获得某种超常的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等精神品质,也就是要关注到我们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地调整自身行为与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和快乐。什么叫慈悲?就是你的所作所为不要给这个世界的其他人再造成伤害,这是慈悲。所以不忍心看到另一个生命痛苦,这叫恻隐之心,孟子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在这个基础上,你如果能够再往前迈一步,参与分担另一个生命的痛苦,这就是悲心。虽然我们有时候表现得自私、冷酷,但是你的这种能力其实始终是存在的,就算在一个杀手的身上也会存在。看过《这个杀手不太冷》吗?就是杀手莱昂,真正丰富的人物表面上很冷酷很残忍,但他内心当中一定还存在着悲心,所以从长远说我们如果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必须做到自律。
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就是我们讲的正念,所谓的想开一点,咱们经常讲说你要想开一点,所谓的想开一点,就是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故意夸大,加重你的感受。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无益的想象当中,没有好处的这种想象当中,负面情绪的存在就意味着幸福感的缺失。没有自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没有好处,自律不是压抑情感,而是考虑他人的感受,我们的目的是不伤害。
佛教经常讲戒律,大家讲戒律是束缚,戒律使得你不能吃肉,戒律使你不接近女色,戒律使你不偷盗、不淫邪。实际上戒律不是为了束缚你,戒律是为了保护你,戒律是为了使得你给这个世界造成的伤害尽量减少。
还有一个常见的词叫皈依,我们经常讲皈依,这本书里边有一句名言很多人都会引用这句话,就在这上面就印着,它说有的人居无定所的过着安宁的日子,西藏的牧民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但是有的人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皈依是整个的修行,皈依的仪式并不是修行的起点,真正的皈依是一生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