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小说
《无声告白》
本书作者伍绮诗是中国香港移民的后代,成长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郊区小镇。她的父母都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但伍绮诗并没有走父母的路。初中和高中期间,她大量地练习写作,与人合编高中文学杂志,还参加创意写作课和戏剧创作课。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伍绮诗进修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她坦言:“在密歇根大学进修是我想象中最好的经历。这是我第一次把写作放在首位,而不是当作‘副业’。”
尽管伍绮诗在《无声告白》前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散见于各类文学期刊。但若不是得益于《无声告白》的畅销,这位华裔作者也不能成为欧美文坛的黑马。这部处女作历时6年完成,前后四易其稿。该书还没选定出版社时,就有数十家世界顶级出版社参与竞价角逐,最终,企鹅出版社拿下了版权。《无声告白》一经出版就获得无数好评,在欧美年终图书类最佳榜单上独占鳌头,不仅拿下2014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还在其他数十家媒体及网站的评选中占据第一。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移民在美国”?亚裔美国人如何融入美国大环境?时,伍绮诗说:我的父母对这类问题的看法是:“你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你的种族”。我觉得他们十分清楚我们属于异类这个事实,人们会根据我的行为假定我的整个族群是怎样的。因此,父母自然会想“你需要在学校好好表现,否则别人可能对中国人有不好的看法”,或者,“你应该待人和善,否则别人会觉得中国人粗鲁。”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挺蠢,但成见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美国,种族话题往往以黑人和白人的矛盾为主……仿佛它是一个二元方程,事实上不仅有黑人和白人,而且各个种族是互相交融的。随着跨种族婚姻的增加,我们对所有这些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清楚,可能会以更复杂的方式谈论种族问题。
《纽约时报书评》对《无声告白》赞誉有加:“即使我们熟知身边有这类故事,也从来没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起码,在伍绮诗之前,没有谁讲述过这类故事。这部小说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而美国亚马逊网站官方评论更夸张:“《无声告白》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