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季羡林谈人生》读书笔记
我很少读人生感怀一类的文章,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资历尚浅,年纪还轻,世界上经历过的人、事、物还太少,去读别人的感怀就会有点隔靴搔痒,未必能体会其中滋味。我自己也很少写类似的文章,最多逢年过生日的时候,总结一下本年度的生活,再畅想一下下一个年度的规划,仅此而已。尤其是人生,不走到人生的终点,谁又有资格去谈论人生呢?
但季羡林先生确实有这个资格,他是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的一个代表:出生于清末,成长于民国,启蒙于新文化,在“民主”和“科学”的号召下,远赴海外学习,学成归国建设我们的国家,却又遭遇文革。幸运的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中侥幸活了下来,他还很长寿,一直活过千禧年,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世纪老人。
于是我就读了这本随笔散文的精读本,据说内容是季羡林老先生自己选定的。一共分为五个部分,人生漫谈、做人与处世、我们面对的现实、谈老年、希望在你们身上。
——我们“人”的“生”,都绝对是被动的。没有哪一个人能先制订一个诞生计划,然后再下生,一步步让计划实现。
季老的百岁人生感悟中,反复强调了两件事,一是他自己“胸无大志”,向来是走一步算一步,淡泊名利,无论是学术成就,还是职务、地位,都不是他所追求的,他所追求的,大概只是自己在学术上的研究能够多进行一点罢;二是他自己“向死而生”,他在文革中的经历对他的影响颇大,在赴死的临危之际,由于偶然的变故而活了下来,这让他不再惧怕死亡。
东方人其实是讳言生死的,尤其是老人,年纪越大越怕死,这是人之常情,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大概是因为人世间太多留恋,舍不得离开,也有对死亡的未知而催生出的恐惧。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这句话“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总觉得美人名将,在应死的时候死去,是一件唯美的事情。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总觉得活到四十岁就好,活到六十岁就太老了。现在当然就不会这么想了,人生总归平淡,却无论如何割舍不下,恨不得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季老总结了老年之所以被认为不幸福的四个理由:第一是,它使我们不能从事积极的工作;第二是,它使身体衰弱;第三是,它几乎剥夺了我们所有感官上的快乐;第四是,它的下一步就是死。
季老的死亡感悟,平平淡淡、返璞归真,他在很多文章都谈到了他的死亡观,他经常思考死亡的问题,把“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他说顺其自然,又说文革之后的日子,活一天就是白捡了一天。心态放了平和,于是过了古稀,又到耄耋,过了米寿,又望茶寿。
除了生死大事,季老也仍关注当下,关注青年。
他总结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于是他在二十年前就反复提及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东方思想才是西方工业化带来的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他还提到“识者每以今日的社会潜伏下列诸问题为忧:即功利气息弥漫,只知夺取而缺乏奉献和服务的精神;大家对社会关怀不够,环境日益恶化;一般人虽受相当教育,但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未能整合,阻碍教育整体发展,亦且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即使是现在,我们的教育也仍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季老在好多年以前,就曾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他说“当时我们的国力并不强。我是根据近几百年来欧美依次显示自己的政治经济力量、科技发展的力量和文化教育的力量而得出的结论。现在轮到我们中国来显示力量了。我预言,五十年后,必有更多的事实证实我的看法,谓予不信,请拭目以待。”而今,我们进入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启了十四五,我们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相信季老那一代中华民族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们,在天有灵,会深觉欣慰吧。
季羡林感悟人生,我感悟他感悟的人生。大概就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忽然觉得有趣。
——————————————————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廖木空青
202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