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在学校的那些年(七)
上回讲到一位中年妇女在喊。
她就是我的初一,初二的班主任。她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所以鼻子尖是挺起来的,看起来与众不同。她是负责教英语,这么多年所遇到的老师,她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
开学第一天,她安排好新同学的座位。初一的时候很多男同学都还没发育长高,而我那时已经长到1米6多,在男同学中算是比较高的。可惜,没有长高多十多公分就停止长高了。我被安排到倒数第二排。
那时被安排同桌的新同学,他满脸青春痘,比我长得还更厉害。他幽默风趣,喜欢讲某某人笑话。我就很快跟他熟悉起来了,这种同学开朗爱开玩笑往往很容易结交朋友。很快我们就常常在一起聊天,话题都是不确定的,聊的最多的是动画片《灌篮高手》,其次是游戏,那时候很流行小霸王。
上了初中课程很多,足有八门多。比起小学繁重得多了,一下子就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学起。到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班主任对班上前十名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和奖励。对于被表扬的感觉,我是很享受的。
我发现班上还是有不少会读书又聪明的同学,这给了我不少压力。但是不服输的态度又激励我要超越他们。于是我就开始制定一些学习方案,只求能够突飞猛进,获得老师的关注。
第一个学期我记得有几个同学特别活跃,他们家境好,又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老师都很喜欢他们。在体育方面又厉害,全班同学都将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我感觉自己就是排在中等左右。我急需要找回在小学那种人上人,被肯定的感觉。
到了学期后期,我认识了班里两个爱学习的同学。一个是泽明,一个是镜锋,可能是大家的学习成绩差不多,家庭背景也是不怎么富裕的那种,我们很快就有一些相同语言。
那个时候流行足球篮球,我们三个人周末都会约到一起回学校打球,踢球。有时候会到公园里,模仿贝克汉姆的弧线球,找到了两棵树当做人来练习。一下课,我们就很自然一起约出来聊天,复习刚才所学的。
后来我们就养成了彼此复习的习惯,下午放学后,我们就约定一起互相"考试",即考查掌握的知识点。到了后面,我们就养成彼此来比赛。比记忆,比成绩,比做题,大家一起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这种学习方法很快奏效了,我们的成绩分数提高了,班上排名也前进了。我们三个似乎找到了学习的窍门,就期待着结束寒假,快快上学,再一比高低。
开学后,我更加用心去上课,用心去温习功课,用心去多做课后习题。在学校附近,有一间书店,我们就直接去那里看习题书,这样既可以看得很多,又能省下不少钱。下午一下课后,我们就急忙跑到书店里,翻开习题集继续上次所看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三个的成绩都进入了前十名。我当时就一心想超越班上那位总位居第一,第二的女同学。她总是稳居前茅,我下定心志要超越她。我的学习笔记比以前更多了,我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知识点,我把书看了一遍又一遍。
凡事要背诵的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我都背得滚瓜烂熟。我是第一个跑到书店里的,周末有时间就即时跑到书店继续看题。
在第二个学期中考的时候,我的排名从100多名直接奔到全年级第二名,班上排第二,我以后微弱的0.03的分差输给了那个学霸。八科的成绩都是优秀,我以大比分赢了泽明,镜锋,又将班上那几个我一直想超越的同学给远远甩在后头了。
全年级前十名的同学名字会公开写到黑板上的,我找回了那久别的荣誉感。每次上学路过的时候,我都会很自豪得昂着头走过。有一次下课在打扫卫生,班主任刚好外面走道上经过,她向旁边的历史老师说道:"那就是这个学期的黑马,进步神速。"我隔着窗子听到了,心里飘飘然起来。
到了班会总结的时候,班主任还特意给我安排了一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