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我为什么不养老?

2019-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吴歌3134
我为什么不养老?

我出门,走在路上低头一看,不对啊,外面穿一件花里胡哨的大衣,里面穿一件花裙子,它们的底色,一个是艳丽的玫红、一个是沉静的紫罗兰,我的天,真土气。虽然裙子只是打底,可是走路迈腿的时候毕竟还是露出一点来,不如回家换了吧,反正时间来得及,可是想想要爬七楼还是打消了念头。

那天去朋友的店里,朋友看我穿一件红毛线连衣裙,外罩一件牛仔风衣,对我说:“艾玛,你怎么穿的衣服啊?胡乱搭配。”我说,管闲事,我该穿成啥样?其实我知道自己确实在乱穿衣,可是,当我打开衣柜,拿出去年精心购置的春装往身上一套,也不知什么力量在鬼使神差,那件我引以为漂亮的金丝绒连衣裙,还有那件特喜欢的长款风衣还是被我放下了。

我临出门时基本不动脑筋想想要穿什么,只要舒服就行,管它好看不好看。只要别冻着、只要别热着,穿成啥样基本不重要。

早上吃完饭,打发儿子上了班,我慵懒地往床上一靠,拿起手机翻看头条里的新闻,看到抖音的链接也来者不拒,遇到可乐的视频哈哈一笑,笑得跟傻瓜似的;看到国际丑闻就骂上一句,看得乐不思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该写的东西没有写,顺便再骂自己一句。

有时候在看书,看着看着竟然困了,干脆躺下来,糊里糊涂地不知睡着还是没睡着,脑子忽然一个闪念,我自问:你是怎么了?难道就这样了吗?一个激灵就醒了。

老爸住院三个多月,我出入医院,如同在光天化日的人间突然探到了光明的另一个面,它幽深、恐怖,令人厌恶。医院,就是人间地狱。病床上的那些人都在苟延残喘,放化疗没了头发的女病人,似乎也失去了女性特征,陪护的家属不时露出哀愁与悲伤交织的表情。

每次当我逃离“地狱”走在大街上,看到急匆匆的行人,看到生龙活虎奔跑的车辆,或者是闪着五彩光芒的霓虹灯,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毫无新意的街景每天都在上演,我却好像重返人间,心里涌动着劫后重生的庆幸和感动。

回到家里,我拿起水池里的一只碗擦洗,我会想,洗碗真好,拖地的时候,我觉得拖地真好,洗衣服的时候,哗哗泛起的水花荡起幸福的感觉,总之,回家真好。老爸不住院真好。

到了饭点儿,我可以吃自己做的饭,中午我可以躺在自己的床上休息,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哎,珍惜幸福生活吧,爱吃吃,爱睡睡,啥都不想干了。

可是我的生活还是不一样了,医院里的不良因子,那些颓废的病容,污浊的空气,衰弱的气息,还有老爸无法挽回的病情造成的伤感,似乎都附着在了身上一同被我带回了家。

我感觉自己也变得颓废了。不爱梳妆不打扮,懒于思考问题,连反应都变慢了。最可怕的是颓废慵懒之中暗藏着我不思进取的危机。

曾经的我活得有声有色,看书、写作、上课,我的烦恼只是该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哪个方面,歌词?散文?还是其他,是做个游走四方的旅游体验师,还是继续教小朋友们写作文。现在的我不得不思考另一个问题,人的临终是什么样子,如果都要遭罪,真的不要来人间走一趟。人生实苦,曾几何时,我不惧怕死亡,但亲眼看到老爸遭的罪,不怕死的我深刻体会到老爸的一句话,不怕死怕遭罪。

可是看看我每天这个样子的生活,都快成行尸走肉了,上一刻还在想要做的某件的事,下一刻就忘了。前一天还在谋划的一个题目,第二天就抛在了脑后,直到几天以后才想起来,我那天的那个题目不是有眉目了吗?怎么就忘了写。

我真的要这样吗?真的要每天浑浑噩噩,除了吃就是睡混吃等死吗?如果我真的放弃了写作,活着的价值还剩下多少?

曾经,我最爱的那些的人,写作、翻译、一生忙于工作、淡泊名利的作家杨绛;75多岁出狱、80岁再创事业新高峰的企业家褚时健;自称忙得没空去死的日本摄影家笹本恒子等等,他们都活成了100岁左右的老妖精,没听说他们安享晚年。不断折腾、拼搏的结果是,思维敏捷、身心活跃,事业成功、人生精彩。至于死亡,只是自然的事情,我想这样的人生起码不会有遗憾。过去,他们是我的榜样,现在和将来依然是。

人家问我退休了闲下来你都在干嘛?我说我没有闲下来的感觉啊,反正还是要写作,还是要上课。朋友说,你有那么多退休金,将来能住个好点的养老院。不错,亲眼看到老爸的生病的过程,我也动过去养老院的心思。可是,为什么要养老,而不是继续工作呢?老爸的事情终究是个插曲,而我的人生还没有走到片尾。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难道因为老爸的事情就可以放弃吗?

我对朋友说,住什么养老院,我这辈子就是干活,干到干不动为止。“像冰心一样写到生命最后一刻?”朋友调侃道。“对,你想啊,当你什么也不干了,不动脑、不用心、不与人交往了,你的身体各个器官是不是全面衰退?”朋友说:“真对!”

所以啊,我为什么要养老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