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的你我

2024-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秋风微起

      对于独生子女来讲,一个人享受着父母所有的爱,同时也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独生子女无法体会到兄弟姐妹之间的快乐,同样也不会经历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到最后一定会感受到,当父母年迈,一个人照顾两个老人,甚至是要照顾四个老人时的那种无力感;无论从经济上,精力上,时间上,都会非常渴望有一个人(不是另一半)来帮帮自己。

      对于60、70后的我们,小时候家庭里有三个到六七个兄弟姐妹都是非常普遍的。我们那个年代的父母(父母是农民的家庭),是想着如何养活这些孩子就好了,至于你读不读书,读到几年级都无所谓;甚至会想着,女孩子可以不读书。如果能让你读个一年级,两年级已经不错了,思想里就认为:女孩子认识自己的名字,能够分清男女厕所就感觉完全对得起你了,反正长大了是要嫁人的,家里不需要花太多的金钱和精力去培养一个女孩子。

      记得当年我读到初中时,家里已经没钱供我继续求学,父亲就曾经要求我辍学过三次;每一次我都很不情愿的搬着凳子,拿着书包,哭着回家。到家后什么活都不做,呆坐在家门口;也许,对于那时的我,我唯一可以采用的就是这种无声的反抗。老师们知道后,也约着一起,多次来家里做父母的工作,有一个张老师提出来,学费由他先垫付。母亲看我那么喜欢读书,就去劝父亲让我继续读书。并说自己愿意晚上多做一些事情,把我能做的那一份赶出来。为此,父亲才无奈的同意,让我继续返校读书。果然,会哭的孩子有书读,从此我就学会了如何为自己的需要去争取。

      在心里,我不能怪父亲的无情决定,因为他也确实很不容易。家里有六个孩子需要养大,那个年代还是需要交公粮,交过公粮后,家里粮食已经所剩不多,到第二年春季青黄不接时,是吃不饱肚子的。只能用干红薯片煮煮来充饥。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很多孩子都是营养不良的,身体的瘦弱没有更多的抵抗力,就很容易生病。就如病痛好像长着眼睛一样,专捡穷苦人家的孩子来挑,越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越是会一个跟着一个生病,家里又没有钱去看医生。有些人家的孩子,因为无钱看病被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夭折的也是有的。

      在农村,如果家里女儿比较多,一个女儿大了就嫁人,然后会少一个劳动力。家里还有许多的农活要人做,还有鸡鸭猪羊牛需要有人来放养和打猪草,物质很匮乏却也很快乐。

        现在,放眼望去,感觉每个人都很累;孩子们一个一个都是缺少睡觉和玩耍的时间,纵使衣食不愁,脸上却很少能看到发自内心的笑容,还会时不时的出现一些失眠,厌学,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感觉;家长也是非常的无奈,无助,无力。不知道能做些什么,可以让自己不焦虑,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去做自己。

        这些年来,很多人是物质丰富的过剩,精神却越来越萎靡,内心的动力越来越弱。我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了,谁知道答案,谁又能让自己心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