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巧思一起学习《运动解剖学》一期二阶第二课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跟巧思一起学习运动解剖学。今天是骨连结的第2课,首先我们一起复习一下上一课——骨连结的分类。按照骨与骨之间连结结构与活动情况不同,骨连结被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 直接连结是指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直接相连。间接连结,又称为关节或者滑膜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借助周围的结缔组织膜性囊连结,它的中间有间隙,间隙里面充有滑液,活动性比较大。 在这个大的分类之下,直接连结又被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三大类。在纤维连结里有两种连结方式,韧带连结和缝。在软骨连接里有透明软骨结合和纤维软骨联合两种。举例来说明——我们的小胳膊的骨头尺骨与桡骨之间是韧带连接。我们的小腿骨,胫骨与腓骨之间也是韧带连接。我们的颅骨的顶骨与额骨之间,以及顶骨与枕骨之间,也就是头颅上的矢状缝和人字缝,是缝的连接。幼儿的髋骨、髂骨、坐骨、耻骨之间是透明软骨连接,我们的耻骨联合处是纤维软骨连接,我们的骶骨在幼儿时期有5块骶椎,到了成年时期它们融合成一整块,形成了骨性结合。
今天我们的课程进入到了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关节。关节这种连结方式,活动性比较大,它是人体骨连接的主要形式,一般多见于四肢,是为了适应肢体灵活多样的活动。这一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认识关节的构造。 关节的构造可以分为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两部分。主要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内软骨和关节唇。下面我们一一来认识他们。关节的主要结构是每个关节普遍具备的结构,所以又被称为关节的三要素,他指的是关节面与关节面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见图5-1),这是一个典型关节构造的模式图。模式图的意思就是它为我们展示了关节的基本要素,而不是展示的具体是身体上哪个部位的那个关节。

关节主要结构的第一要素是关节面及关节软骨。关节面是指参与组成关节的各个相关的骨的接触面,每个关节至少包括两个关节面,一般是一凸一凹,凸的被称为关节头,凹的称为关节窝。所有的关节面上面,终身都覆盖有一层软骨,称为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大多数是透明软骨,少数是纤维软骨。关节软骨的表面光滑发亮,它的形态以及薄厚会随着年龄和关节的功能不同,各有所不同,通常是2~7毫米厚,老年人的厚度会减小。一般情况下,由于功能决定形态和结构的这个人体特性,在受压力比较大的部位,关节软骨的厚度会比较厚,关节头和关节窝的周围也比较厚。关节软骨具有减轻冲击,吸收震荡,减少摩擦和保护关节面等等作用,除此以外,关节软骨还可以使关节面之间更加的相互适应,关节软骨本身没有神经也没有血管,它的营养主要是由滑液和关节囊的滑膜层周围的动脉分支来供应的。
关节主要结构的第二要素是关节囊,关节囊是由附着于关节面的周围以及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膜囊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密闭关节腔,从结构上看,它分为内外两层。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怎么去想象关节呢?好像我们的膝盖膝关节,在膝关节上,你带了一个护膝,这个护膝是由两层布做成的。这个状态就很像是关节囊的构造。关节囊的外层是纤维层,是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厚而且坚韧,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纤维层的厚薄在不同的关节或同一个关节的不同部位都存在着差异。一般在负重大而活动幅度较小的关节,纤维层比较厚而且比较紧张,而在运动灵活的关节则比较薄,而且比较松弛。这种状态呢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就是,比如说我们的髋关节相对稳定,并且它要负责承担重量,所以髋关节的关节囊会比较厚,比较紧,而我们的肩关节,主要负责灵活的运动,所以相对于你自己的髋关节而言,肩关节的关节囊就比较薄而且松弛。关节囊的纤维层具有稳固关节、保护关节完整性的作用。关节囊里面的这一层是滑膜层,它是一层薄薄的疏松的结缔组织膜,光滑而且柔润,它紧贴纤维层的内面附着于关节软骨的周缘。它包住了关节里面除了关节软骨、关节唇和关节内软骨以外所有的结构。在滑膜层的表面,有时会形成许多小的突起,我们把它称为滑膜绒毛,这样的情况比较多见于关节囊附着部位的附近。滑膜层富含血管网,它可以分泌滑液。关节滑液是透明的,有点像蛋白一样的液体,是呈弱碱性的。关节滑液为关节内部提供的这种液态环境,不仅可以润滑关节面,在运动当中减少摩擦,增加关节的灵活性,而且它保证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等等这些软骨组织的新陈代谢。
关节主要结构的第3个要素是关节腔,关节腔是关节的滑膜囊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的腔室。关节腔里面含有少量的滑液,关节腔里面是成负压状态,它使关节面也就是组成我们关节的一凸一凹的骨,能够互相紧贴在一起,对维持关节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
关节除了具备上述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项主要结构外,某些关节为了适应它的特殊功能而分化出一些特殊的结构,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或者稳定性。这些结构统称为关节的辅助结构。(见图5-2),图5-2是关节辅助结构的一个示意图,它是以膝关节为例的。

关节一共具备5种辅助结构,第一是韧带,第二是关节内软骨,第三是关节唇。第四是滑膜壁,第五是滑膜囊,现在我们一一来认识他们。
韧带是位于关节周围或者在关节腔内,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大多数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外面,称为囊外韧带。长在关节周围的韧带,有的与关节囊相贴,是关节囊的局部纤维增厚。有的不与关节囊相贴,他们与关节囊分离存在。与关节囊相贴的,比如我们的髋关节的髂股韧带,髂骨的髂,股骨的股这两个字。不与关节囊相贴的,比如我们膝关节的腓侧副韧带等等。还有的韧带是关节周围的肌腱的直接延续,比如膝关节的髌韧带。也有少数韧带存在于关节囊内,比如膝关节的交叉韧带。韧带具有连接加固关节、限制关节运动的作用。我们已经知道了,关节这种骨连结方式主要是为了适应我们的肢体灵活多样的活动,可是灵活也是具有一定限度的,它并不是完全无限制的。就像汽车它的目的是要载着我们很快速的从这个目标到下一个目标地点。但是,也是要有刹车的。如果关节过度灵活,失去了稳定性,这也是一种关节功能不良的表现。
第2种关节的辅助结构是关节内软骨。它指的是存在于关节腔内的软骨,主要由纤维软骨构成。它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盘形称为关节盘,这种形态主要位于构成关节的骨的关节面之间,它的周围附着着关节囊,可以将关节腔分成两部分;另外一种呢是月牙形的称为半月板,在膝关节内。关节内软骨,都可以加深关节窝,它使两骨的关节面彼此相互更加适应、减缓外力对关节的冲击和震荡的功能。它还可以改变关节的运动形式和增大关节的运动范围。
第3个关节的辅助结构是关节唇。这关节唇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它可以增大关节面和加深关节窝,从而使关节更加的稳固。比如在肩关节和髋关节当中都具有关节唇。
第4个关节的辅助结构是滑膜襞,这个字很特别。上面是一个辟谷的辟,下面是衣服的衣,组合成了上下结构的滑膜襞,襞这个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是衣服以及肠、胃等内部器官上的褶子、皱褶,也叫皱襞。有些关节囊的滑膜层的面积大于纤维层,以导致关节囊内膜的滑膜折叠,并向关节腔的内部突出形成了滑膜襞,这个怎么理解呢?关节囊好像是一个护膝,是一个两层的护膝,里面的这一层是滑膜层,外面的这层是纤维层,好像做这个护膝的时候呀,我们里面这层的布用的太多了,外面这层的布刚刚好,所以呢,里面这层里面就有一些褶皱和折叠的地方,这个状态就像是滑膜襞,滑膜壁内含有脂肪和血管。在关节运动当中,当关节腔的形状、容积和压力改变的时候,滑膜襞可以起到填充或者调节的作用,并且可以扩大滑膜的面积,这样有利于滑液的分泌和吸收作用。
第5个关节的辅助结构是滑膜囊。这指的是关节囊的滑膜层从纤维层的薄弱或者缺口处做囊状向外膨出的状态。还是想想,你的关节囊是一个两层的护膝状的东西。里面这层的用的不太多了,外面这一层用的布料刚刚好。可是外面这层和里面这层在缝合的时候,针脚太大了,里面这层多出来的部分,就从那个大的针脚的那个空隙,那个薄弱处或缺口处就向外鼓出来一个小泡泡一样的,这个状态就像滑膜囊。滑膜囊可以与关节囊相连或者不相连。滑膜囊很多是位于肌腱和骨面之间,可以减少运动的时候骨与骨面之间的摩擦。
到这里关节的构造我们就认识完了。回想一下或者总结一下。关节的构造主要分主要构造和辅助结构。关节的主要结构有三元素——第一是关节面与关节软骨,第二是关节囊,第三是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有5种,第一是韧带,第二是关节内软骨,第三是关节唇。第四是滑膜壁,第五是滑膜囊。下一节课我们会讲关节运动,但是在讲关节运动之前,老师需要回过头去给大家科普一下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就是人体的基本的运动轴和运动面。
好吧,今天到这里,下次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