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源 | 埋头与出头
2019-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眺山

“只有埋头,才能出头。”这无疑是一个经典的人生哲学——做人如是,做事亦如此。当然,做人与做事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割裂开来。
“埋头”,是很好理解的,首先想到的无疑都是埋头苦干。如果电脑著录的话,输入“埋头”,随后跟出的便是“苦干”。机器都如此智能联想了,人怎能落后之?当然,智能时代的“埋头苦干”是不同于传统的“埋头苦干”的,这是要明确把握与区分的。
“出头”呢?我想,也是显见的,在个人身上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智慧、素质和能力的卓越,二是业绩或成就的杰出。谁人不想在这两个方面而“出头”呢?更何况其带来的切身利益。
然而,若要真正实现“出头”,则必须要处理好“埋头与出头的关系问题”。

我所言的处理好“埋头与出头的关系问题”,是架设在两个层面的:
在个人的层面。“埋头”与“出头”是直接的逻辑关系,可谓一种“人有多大胆量,地就有多大产量”——“自留地”不就是这样的吗?个人如何“埋头”专注自己智慧、素质和能力的增长,自己就会是如何的“出头”——卓越杰出,外力是无以干预的,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定力。
在关系人的层面。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人的做人做事都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进行的。因而,“埋头”与“出头”的关系在这个层面往往都是复杂化的,处理得好,不仅需要智识,更要注重经验的积累与升华。若经验地讲,首先则在于看清自己工作生活的“环境生态”——不利于“埋头”与“出头”的生态,还能去“埋头”吗?还能有“出头”吗?“武大郎开店”的地方,无论如何是不能去“埋头”与“出头”的。——市场机制的让人最爱,就在于有效地克制了“武大郎开店”。
若在本文最后明言一句,那就是: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如果能够有效地规避“嫉贤妒能”,那么,“埋头”者就能够昂扬地“出头”。反之,则是让人深省与沉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