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社每天写1000字每天成长一点

全村的希望

2019-02-26  本文已影响7人  乌卓

跟朋友聊起市里两所重点高中。我们共同的感觉是A高中毕业的学生比B高中毕业的学生心理更强大,更阳光。

原因何在呢?

两所高中每年都有很多进入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都是全市数一数二的学校。但教育理念并不太一样。

A高中原本成绩就好,所以他们愿意尝试更先进的教学方式。B高中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追赶A的状态,因为好多年的艰苦奋斗,才有了如今能与A高中竞争的实力,所以他们总是更偏重扎实抓教学出高分的教学理念。

另一个原因,A高中本地学生多,学生大多家在市区,即使住校也能经常回家。

B高中因为刚起步时底子薄,更侧重吸收县区农村的尖子生源,导致外地学生居多。一开始大家都住校,后来慢慢在学校周边出现了许多出租房,用以家长陪读。

陪读这件事当然无可厚非,毕竟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如父母做的好吃,寝室的床铺不如妈妈铺的被褥温暖。

不过陪读意味着舒适的是学生,辛苦的是父母,意味着他们放弃原来舒适的家,来住别人的房子。

父母如果有工作,就要把原来的工作路线变更,大多数情况路途会变得更远,对于县区学生父母来讲,每天要增加了几十公里路程。更有甚者会辞去工作,专门来给孩子做饭、陪读,牺牲自己几年光阴来换取孩子更美好的明天。

这样的父母很可敬。但这样的方式会给孩子产生压力,一种忍辱负重的压力——如果学习成绩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起早贪黑,怎么对得起父母放弃温暖的家来陪自己求学的代价。

压力在可控范围内当然是好事,能让孩子更加专心学习,把成绩提高。一旦这种无形的压力在孩子心中积累,也许就会变成可怕的阻力,让人停滞不前,甚至崩溃。

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何A学校毕业的学生心理素质更好,相对更阳光一点。


去年流行一个词叫“全村的希望”。这是城里人拿来开玩笑的称呼。

当他谈起“全村的希望”时,没有戏谑,只有苦笑。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真的是全村的希望。

我这位朋友,成绩不算优秀,复读一年才考上大学。但在他们村他们乡却属于“状元”级别。因为他能考上县里的高中。

他的小学、初中同学早早地离开了学校,跟随大人打工去了。当他考上大学时,他的儿时伙伴中有的已经结婚生子,他的辈分也早早变成了孩子们的“大爷”——可他在军训时还只是个“新兵蛋子”。

他曾向我讲起过他的求学之路跟别人的不同。

我们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不管品如何,学习成绩都是很优秀的。而他村里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是早早外出打工,给父母带来了儿媳妇或者寄来了好多钱的那些人。读书?顶个球用。

幸好他父亲始终坚持让他读书,在他高考失利后要随伙伴们一起辍学出去打工时狠狠骂了他一顿。他后来能够跟我在高中成为同学,进而成为一名大学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父亲。

如今的大学生当然没有太多含金量,但大学生这三个字背后不仅仅是那张写着“毕业证”的纸,它代表着你高中时代熬过了读书的苦,代表你在那个地方学习过知识,代表你有一群共同挥洒青春的同学,遍布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还代表你说出自己学校的名字时,来自同一学校的人都会认可你这个标签,就像最强大脑中每个选手都会备注他的学校——虽然我总是猜想有没有一个自学成才的人来成为“脑王”。

朋友告诉我,他从不后悔父亲让他坚持上学,尽管他跟那些同村伙伴的收入已经差了两三个零。所以他才要更努力的奋斗,只为把自己家庭营造好,让孩子在比学习比读书的环境里成长,可以选择不做“全村的希望”。

朋友的成长经历,让他在看教育这个问题是变得不那么阳光,甚至有点急功近利。我们在谈到这两个学校时,他还是希望孩子将来成为A高中的学生,而不是那个他更熟悉的B——为了让孩子将来心态更平和,心理更阳光一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