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这8种情绪,你的时间管理效率将提升50%
我有一位朋友,她听过不下10个时间管理的课程,也看了好几本时间管理的书,可是,她的时间管理看上去依然很糟糕。
曾经,我很纳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同样的方法在我身上有效,在她身心却没有效果,直到读了秋叶的《时间管理7堂课》这本书,总算是找到了答案。
秋叶是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秋叶PPT创始人,网易云课堂十佳讲师,秋叶商学院创始人,中欧私享会导师。这本《时间管理7堂课》从目标管理、情绪管理、精力管理、日程管理、效率管理、碎片时间管理以及外包管理7个方面,为我们解开了时间管理的真相,帮助我们从根源上解决时间管理的难题,获取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几乎每一个好方法,都输给了你无法控制的内在情绪
不懂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本计划好了周末晚上要好好看书、写书评,吃晚饭的时候,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突然和先生吵起嘴来。于是,一个晚上情绪受到影响,书也看不进去,稿子也写不下去,只能借助看综艺、刷抖音来排解情绪。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是被情绪控制的,情感主导了整个决策过程,所有的方法都失灵了。所以,在进行时间管理的时候,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普通人vs高手的时间管理
如前面的例子,普通人会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自己的情绪宣泄上,这也是娱乐性的节目更受欢迎的原因。而时间管理高手会更客观地判断自己的情绪对后续各项安排的影响,比如对工作、对学习的影响。一旦清楚如果自己因为闹情绪而耽误工作得不偿失,就会冷静处理。
识别情绪背后的诉求,解决8种非理性情绪
人有很多非理性诉求,这些会让我们耗费大量时间去克服,也会导致时间管理的方法失效。书中介绍了8种非理性情绪。
1、需要被赞赏。比如很多人写公众号,刚开始写着很有动力,可是写了几天,阅读量也不行,也没有人互动留言,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就此放弃了。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小的奖励机制,自己给自己赞赏。
2、过高的自我期许。人都有美化自己的倾向,在定目标的时候,很容易就定高了,然后再达不到时,就否定自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接纳失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及时调整情绪重新出发。
3、过度担心潜在的后果。人类整体上都是偏好确定性的,一旦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行动力就会大大减弱。比如要尝试一个新的职业,往往会因为担心不能胜任而犹豫拖沓。
4、不自觉想逃避责任。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心理研究学研究表示,大约20%的人在出生时神经化学特质让他们对紧张的情绪和新奇的事物过于敏感。这种敏感,也使得人们更愿意去做执行者不是那个承担责任的人。
5、习得性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很多高年级依然学习不好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在低年级的时候,屡次努力而成绩没有提升,由此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听之任之。所以管理好时间,首先要学会客观理性地为自身的成败找到正确的原因。
6、情感依赖。比如孩子依赖父母,妻子依赖丈夫。有着情感依赖的人在进行时间安排的时候,他们会往往考虑他人的看法,从而使自己的时间效率降低。
7、害怕被孤立。最常见的例子是明明下班安排了事情,但因为害怕被孤立,不得不去参加无聊的部门聚餐。害怕被孤立的人往往不够自信,把自己看得太轻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8、惰性。人都是喜欢舒适安逸的,因为逃离舒适区意味着压力,甚至有些人会产生焦虑和恐惧。比如让从未登台的人上台演讲,这时的紧张和恐慌是很难克服的。
生而平凡,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或几种非理性情绪。那如果放任这些情绪,由情感主导,那么我们的时间管理就进行不下去了。
克服非理性情绪,首先要识别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找到调整的方法。比如针对需要被赞赏,可以在制定计划诗加入奖赏制度;针对习得性无助,可以将目标定得小一些;针对害怕孤立,可以提升自信力……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终将要失去它。”
针对情绪管理,如果我们能够以更高的维度来看待,用理性管理生活,那么我们的时间管理也将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