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做朋友

如何有效避免“认知留级”?

2018-07-07  本文已影响208人  lv老师lv

                            ①缘起

高中政治课上,我们了解到马克思把人类发展及自身的需要,依次划分为三大层级:

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

心理学课上,我们了解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见下图),其中人的第四层需求是尊重需求,第五层需求是自我实现。

吃货一看就懂!

这两种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问题来了,如何实现这两个层面的需求,从而在家庭,在职场,在社会上得到大家的尊重,进而实现自我的目标,即发展需求呢?

                          ②探索

上学期间,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再正常不过的就是升级了!对学渣们来说,最怕的莫过于留级!都是上学,差别咋就这么大呢?伤不起!

都是六十公斤,差别有点大啊

我们从上学第一天起就知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最低标准是不留级。可是,当我们进入社会这个更大的学校以后,我们竟然麻木到可以容忍自己多年一直甚至不自知的留级状态呢?参照“无知者无畏”,其实是“留级者无所谓”。

难道,到了社会这所超级大学校,因为没有老师学校频繁组织的考试,我们竟然不知道已经从毕业那天起,一直在原地踏步不前吗?换句残酷的话就是:别人都在追求“认知升级”,“认知跃迁”的时候,我们一直处于“认知留级”吗?搜索了一下“留级”和“升级”的解释,复习一下。

留级(liú jí)指的是学生学年成绩不合升级标准,留在原年级重新学习
升级指从较低的级别升到较高的级别。
韦君宜 《洗礼》:“机关里两派武斗正在升级。” 孙犁 《买<太平广记>记》:“买书的欲望,和其他欲望一样,总是逐步升级,得 陇 望 蜀 。”
也指从较低的年级升到较高的年级。

“认知留级”,我们深陷其中不自知!

                          ③思考

H.如何避免可怕的“认知留级”呢?
    方式是“认知升级”。

G.那如何“认知升级”呢?
  “深度思考”才能带来“认知升级”。
F.那什么是“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指的不是长时间的思考(即不是长度思考),而是去深入探求事物背后的原理和逻辑。嘿嘿,让我想起了小学数学中的计算题,长度不变,高增加,求体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

E.那如何“深度思考”呢?做好下面三问,看似简单,实则经常被忽略。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做?是否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做法?
看来,“深度思考”真是最简单的“奢侈品”。

D.那“深度思考”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马上思考一下,“思考”这个动作的反面是什么呢?“反思”,嗯,没错!

C.那“反思”又是什么呢?反思是 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译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学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间接性意义,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

B.那“反思”和“思考”又有什么区别呢1.反思:指对一件做过的进行思考,是否正确做到自己前期规划的目标,在做的过程中,是否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2.思考:指思考某件事应该怎么去做,以及事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简言之就是:“反思面对的是过去”,而“思考面对的是未来”。

正如刘欢在《生活不能这样过》中唱的

“迷迷登登上山

稀里糊涂过河

再也不能这样活

再也不能那样过

生活就得前思后想

想好了你再做”

这首歌词很多人都听过,甚至会唱,可其中“前思后想”的道理我们却没有领悟!难怪会“听了那么多的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有些悲哀啊!

A.那什么时候需要“思考”与“反思”呢?当然是行动前

现在请你按字母的正向顺序ABCDEFGH再读一遍,其实,这就是一个“思考”与“反思”的完整过程。

                        ④终极目标

在不断,甚至循环的“思考”与“反思”过程中,你会惊奇的发现我们实现了绝对的“认知升级”,甚至是“认知跃迁”,如果此过程践行的不好的话,至少也可以避免“认知留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行动前,行动前,行动前!在行动前开始思考与反思,避免“认知留级”。

《认知升级》中信出版社

最后,借用理查德·尼斯贝特在2017年出版的《认知升级》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重塑思维与认知,实现自我进化。

毕竟,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论述,我们不能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的漫长进程中掉队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