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傻假傻

2023-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已锁定

《走向共和》第二十三集,大清君臣一同观看义和团表演刀枪不入的各路神功,在“天助神拳,扶清灭洋”的口号声中,慈禧点头说赏,私下却对荣禄说:“……刚才看的那些个鬼把戏全是假的,骗不了我。可那一条条精壮的汉子是真的,若是不能善加利用可不得了,那可就是洪水猛兽啊。可要是用好了呢,起码是几十万的人力,若真是外交上跟洋人崩了,真的打起来,他们至少也是能消耗洋人弹药的炮灰。可究竟如何,现在还难说的很哪。”

这种历史描述,符合一部分人的历史观,那就是身居高位的人,在各方面都是顶尖的,没有一个是傻子,你知道的人家不知道?你明白的人家不明白?背后都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巴拉巴拉。

转头来看史料。关于义和团的史料,繁多而芜杂,窃以为当优先选择亲历者的见闻,哪怕见闻有限,他们所拥有的历史现场感却至为宝贵,无可替代。庚子国变期间,张伯英在京供职,“时余正充正蓝旗官学汉教习,地址在东城新开路,学中即为拳匪盘踞。一举一动,皆得其真。”三十六年后,他为赵声伯《庚子纪事长札》题跋,抚今追昔,为之黯然。文中写道:

当(义和团)初起之时,朝廷未必以为然,及遣刚毅等赴涿州查看回奏,孝钦(慈禧)渐有活动之意,然尚未敢深信。嗣由庄王(载勋)请旨令大师兄上法入宫演习,孝钦亲自命枪不中,然后深信不疑。自时厥后,出入宫闱,无论何处,皆许自由行动,为所欲为,不可收拾矣!所谓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者,洵不诬也。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有《综论拳匪滋事庸臣误国西兵入京事》毛边纸抄本一卷,不知作者为谁,也曾谈到慈禧检验义和团首领的神功,不过引荐人是刚毅和赵舒翘:

后荣相(一说是刚相)与赵尚书查办此事回京,与义和团首相遇,探闻其所学,大旨如前所传谣言,又从而张大其词。二人不察真伪,反将团首带领进京,引见太后(慈禧)。该团首在太后前,更口出大言。太后亦深信不疑,令在御前小试其技,亦有一二可观,试以枪弹,果不入。太后大喜,谓果恃以驱逐洋人,一抒夙忿。是以待之极优,饬令充当前队,继以官兵,与洋人开仗。岂知团匪为首者,稍有符术,如白莲教之类,其枪子不入之故,则系拳教金钟罩工夫,非有大异也。而大臣被愚,太后被惑,岂非天哉!

如这二则史料所言,慈禧曾亲身检验义和团表演神功,不过结论与《走向共和》相反,非但未能识破“那些个鬼把戏”,反而对其“深信不疑”,并且大喜过望,以为找到了与洋人开战的本钱。

五月二十日(6月16日),慈禧召集御前会议,讨论义和团事。太常寺卿袁昶反对利用义和团与列强开战:“臣曾微服往交民巷,见匪中枪而死者伏尸遍地,并不能避枪炮,究不足恃。”慈禧则道:“此系土匪,决非团民;若系团民,决不至中枪炮。”足见慈禧对义和团神术的迷信程度。

此外如李希圣《庚子国变记》云,五月二十二日(6月18日),慈禧决意与列强开战,“遂下诏褒拳匪为义民,予内帑银十万两。载漪即第为坛,晨夕必拜,太后亦祠之内中。”并在颐和园筑渐台,高二十余丈,名“鬼见愁”——鬼者,洋鬼子也。高树《金銮琐记》诗云:“汉宫络绎召神巫,八阵纷陈元武湖。昨遇瑶池青鸟使,宣传阿母受灵符。”注云:“李阉召义和团入宫,列八卦阵,太后拜受灵符。”李阉即大太监李莲英,乃是义和团的忠实信徒,曾作团民打扮,留影纪念,常在慈禧耳边鼓吹义和团的神术,推波助澜,功莫大焉。诗中所谓灵符,系义和团一大法宝或骗术,相传信徒领取之后,便可刀枪不入。叶昌炽《缘督庐日记》云:“……津团有捷音,佛心欢喜,命大阿哥向东南方叩谢,此团规也,可谓笃信矣。”(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一日,1900年7月7日)如此等等,皆为佐证。

综上,针对上面那种“没有傻子”的论调,历史可能反而是简单的、朴素的、明了的、残酷的,有的人他(她)就是傻子,不会因为偶然登上高位就不是傻子了。所以说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好皇帝,因为人家本来就是傻子,不会像其他一些人,总是让人纠结,他(她)到底傻不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