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甲坤——学生评价变革的探路人

2019-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谢德华JKY

陈甲坤,2011年毕业于三峡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同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直坚持用评价引领学生的成长,在班干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小组建设、班级活动开展、特色班级创建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我的教育观: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值得我用一生时光去探索、去实践的事业,我很荣欣能有这样的机会。

我的教育感悟: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自己去“活”,这里的“活”包括敢想、敢做、能做。教师要做的就是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成功,让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时,增强主动“活”的动力,教会学生总结,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活”的质量。

我的成长规划:

                                                                   追随前行者的脚步再出发

                                                               ——马田小学陈甲坤成长规划

不知不觉中我已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八年了,回望工作的八年,工作地点换了一个又一个,身边的学生与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有一件事,我始终没有放弃,那就是“星级评价”。

刚从事教育工作,我就有一个理想,我希望我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全面的成长。为了这样一个目标,我尝试“星级评价”,我和学生一起设置各种评星要求,然后每个月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并用照片的形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这样一种尝试与坚持让在班级管理方面有了许多独特的经验。

遇到“新基础教育”的同时,遇到了谢主任、李家成教授以及一批热爱教育,研究教育的人。在“新基础教育”也理论的指导下,我更加全面的看到了自己曾经研究“星级评价”的得与失,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也越来越明确自己将要走的路。

一、我的优势

1.有教育情怀,从教八年不忘初心,始终秉承为了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断研究、实践。

2.长期的“星级评价”研究与实践,让我在班干部培训、小组建设、班级活动、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3.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后,重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

二、我的不足

1.虽然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尝试,但是没有形成文字,没有为自己积累成果;

2.目前比较“忙”的大环境下,自己不能合理的分配时间;

3.主动性不够、不能主动的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4.阅读能力不高,往往抓不住重点;

非常荣幸成为“谢德华教育科研工作室”的一员,我也非常清楚,我与其他成员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他们和谢主任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不断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尝试,在谢主任和其他工作室成员的帮助下,我觉得自己进步很大,我要把握机会,制定计划不断突破自己。

三、我的阶段目标

2018年: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积极承担“新基础教育”班队活动视导课,积极参加区级论文评比及录像课评比。

2019年:对“新基础教育”有比较准确的认识,争取在“新基础教育”班队活动中视导课中提供比较优秀的表现。将自己积累的经验应用于新的班级,积累各种材料,形成文字,至少发表两篇文章,在区级以上的刊物上。。

2020年:申请区级以上的研究课题,有自己的研究专长,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有多篇论文以上在省级或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四、我的研修措施

1.不断学习。

(1)阅读各种教育资料,尤其是“新基础教育”理论书籍及论文。

(2)向各位同事学习,尤其是谢主任和工作室成员多请教,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积极表现自己。

(3)多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流,综合融通,应用于教育实践。

 2. 不断实践;

(1)继续将星级评价的研究成果付诸实践,不断完善。

(2)将星级评级引入到新的领域,重点是班干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3、不断反思:

(1)逐渐形成不断反思的习惯,先从中药事件的反思,到定时的反思,最好能做到每日,记录,反思当天的教育教学活动。    

(2)在“新基础教育”班队视导课后积极撰写活动心得。

��〾�Q;BQ[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