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见,妈妈再见
我在这里等你,在生命最深处相遇
这个故事一起在我心里,大概永远永远都不会忘怀吧。它一直沉淀在心里,久久地却没有写出来。这不是我的习惯。每当我要写的时候,好象不知道怎么写好,不知道平凡普通的文字怎么把这神圣的情感还原出那一晚,它自然的色彩。
在爱的天平上,也许天下父母都以为,父母付出得多啊,我也一样。这个认知,直到那个傍晚,相遇一位小女孩儿后暂停。
妈妈 再见
我还清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公元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因为第二天就是我作为亚隆体系特聘讲师做第一次体验工作坊。傍晚时分,我邀请利去一家包子店晚餐,那是一家我女儿非常喜欢的包子店,吃完后我们要去带领沙龙——观影《叔本华的治疗》。
这是一家特别小而美好的店。店主正在忙碌着,他的女儿正要出去送外卖,在后厨和餐厅的门口,非常麻利地整理打包,穿着年轻而时尚。原来已是年轻的妈妈,一个两岁多的小女孩儿,就围在她身边。这小小的女儿,穿着厚厚的棉袄,整个身体都圆滚滚的,红苹果一样的小脸,一直跟着妈妈。等妈妈拎了许多的包子起身时,她仰着脑袋,说:“妈妈再见!妈妈再见!”
年轻的妈妈没有回应,她太忙碌了。当她向外走,一下走到餐厅中间的时候,孩子紧随着她到了餐厅,仰着头再次说“妈妈再见!”年轻的妈妈脚步像风,已到门口,拉开推拉门再合上,快步下台阶就到了马路上。小孩子跑到门口,脸紧贴在推拉门玻璃上,眼睛追着人在外面已骑上三轮车的妈妈,挥着小手说:“妈妈再见!妈妈再见!”
那一刻,一直追着小女孩声音的我,心里酸楚的味道,眼睛里面热起来。我几乎是奔跑到了门边,“唰”地拉开门,不管不顾大声喊出来:“嗨!别走呢,孩子跟你再见呢!”年轻的妈妈已骑车蹬了一小段路,远远地回过头,小小的孩子再一次挥着手说:“妈妈再见!”这时候,妈妈挥手看回来:“再见!”就骑车在寒风之中远去了。小小的女儿终于完成了她契而不舍无比重要的一件心事,穿过餐厅回到后厨的一个房间里安心跟哥哥玩。
外面大风降温的天,我坐在椅子上,热热的粥已经端上来。复杂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这一对母女,更是我自己。“体验引出真理”,“没有经历的事情不会真正明白”(罗洛.梅)。在亲子关系中,爱的天平的两端,我一直以为,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奉献的,牺牲的,付出更多的。今天我用眼睛看到用心灵感受到,在孩子的那一端,如泉水一般汩汩涌出的爱。在没有心理的学习实践历程获得自我觉察之前,在我与女儿的生活里面,有多少这样的片刻,是我在却看不到?是我在却又不在?
妈妈 我在啊
生生2017年学员分享会的主题——“不是大咖,是我”。在成长的历程中,我感受到,每一个不断成长的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大咖),我们分享着自己成长中的突破,艰难的历程和蜕变后的喜悦。结束后,大家恋恋不舍地离开,坐在空空的团体的圈圈里面,我还是没有平静下来。那一晚深深打动我的,不仅仅是学员们分享的丰富的成长故事,还有一位男孩儿,默默看着母样的那一刻。
他陪伴妈妈而来,我一直担心坐在分享团体圈圈中的他,会不会觉得拘束而不自在?我邀请他分享感受的时候,他说“我刚来的时候本来有些不开心,但是听你们说话,现在坐在这儿觉得很舒服。”大家都笑了掌声响起来。原来他一直都在场,跟我们在一起。在妈妈分享的动情时刻,我看到他静静地,稳稳地,在妈妈身边注视着她,倾听着她,非常有力量。
就不由得联想到一段话“倾听的能力是一种罕见的品质,是爱的诞生。安静地坐着的能力更为珍贵——两者合二为一是一处神圣的时刻。这种感受无需解释——当然也无法解释,无言的体验是在寂静中产生的”(《存在心理治疗》)。
在场 关系的滋养
如果那个不到三岁的小女孩儿喊着“妈妈再见!”,妈妈停下来;如果小学高年级男孩子的眼睛看着妈妈时,妈妈停下来,相信她们会在孩子的眼睛里看到心灵深处的表达——“妈妈,我在这里;妈妈,我在这里等你;妈妈,我在这里陪伴着你”。在关系的一个片刻一个片刻之中,如果我们“在场”,一定会听到一个声音:“我在!”我们将得到爱的力量与滋养。
罗洛.梅用“暂停”来描述“在场”,这种暂停唤起了连续的没有认识到的可能性。他说,“正是在这种暂停中,人们才学会了倾听寂静。我们能够听到无数以前从未听到过的声音——在寂静的夏日田野中昆虫的嗡嗡声,一阵微风地吹过金色的麦浪,草地边低矮的灌木丛中鸟儿在轻唱。我们突然认识到,这就是一些事物——寂静的世界原来居住着这么多的生物和那么多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