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板书窥课-“小兔请客”(整十数的加减法)
知识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重点是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已经认识了加减法算式中每个部分的名称(前测),对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知;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以及“个”、“十”、“百”计数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全部学生能够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前测);对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已经较为熟悉,可以很快地从情境图中发现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最后用数学符号、模型和算式解答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计数单位“个”和“十”(前测);熟悉同桌2人的讨论规则,即1号先说后听、2号先听后说,但是对于刚刚建立的4人合作小组规则还在适应阶段,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分享时的分工和语言组织还需要长期的练习的巩固;质疑的意识较为薄弱,难以在他人分享之后提出意见或建议,目前的质疑大多体现在常规层面。
教学设计及课堂反馈:
环节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相对于之前的比较明显的数学信息,这里的情境图中的信息需要多一步思考,所以在说信息的时候在“每盘有10个果子”着重提醒,得到“左边有20个果子,右边有30个果子。”,提问时最容易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我又追问了“还有吗?”得到了减法问题“右边的比左边的多几个?”之前的计划是第一个问题出来之后就开始下一个环节了,后来改为了再给大家多一次的提问机会,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继续后面的环节。
环节2-探索整十数的加法算理。先是列出来算式20+30=50,然后提问“请你表示一下你的计算过程。”这里要求大家在数学本上把计算过程画出来,巡视后发现用到学具有小棒、计数器、小方块、图形、数线图,大部分小朋友能够很快地把过程画出来。巡视时标了号码表示分享的顺序,接着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分享方法,我选了3个典型的方法板书。本来预设的问题是“观察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但是有学生直接提出来了,这里我没有利用好学生的输出,当学生说到可以先计算2+3=5时,我应该追问“找一找这些方法里哪里有2+3=5?”
环节3-猜想并证明整十数的减法算理。有了加法的经验,这里直接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学生猜想了先计算3-2=1,所以30-20=10,然后再请大家选择一种方法来证明这样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